智能 | #18 在意识的笛卡尔剧场之外

 文 | HW君 

系列文章:


0. 意识的解释

丹尼尔·丹尼特在1991年的《意识的解释》(Consciousness Explained )中讨论了人类意识的工作模式,书中大量使用了计算机中的图灵机、人工神经网络等概念去描述人类意识。

可惜在2024年丹尼特与世长辞,作为长期跟踪了人工智能领域发展的哲学家,如果他能够在壮年时期经历这一轮大模型的科技浪潮,想必能给我们带来更深刻的洞察。

人类的意识自古以来都非常神秘,而跟随着丹尼特的脚步,我们可以用科学的工具去理解这个概念。

 

 

1. 逃离笛卡尔剧场

我们在《心理 | 意识领域的错误二元论》中提到各种二元论错误。

其中的「身心二元论」也叫笛卡尔二元论。

其观点就是我们的身体,与我们的意识/灵魂/心灵是不一样的两种事物。

丹尼特批判这种二元论,并将其称之为「笛卡尔剧场」。

 

笛卡尔剧场」是一种隐喻,指在我们的大脑中似乎存在一个象征心灵的「中心舞台」或「剧场」。

所有的感官信息和认知处理都会被传送到这个地方,在这里有一个「自我」或者「观众」观看这些信息,并最终做出决策。

这种类似脑中小人的理论无法真正解释意识,它会导致无限倒退的错误。

如果我们真的有一个内部观察者在看这些意识体验,那么这个内部观察者本身的意识又是如何形成的?

难道在这个观察者的头脑里还有一个更小的观察者?

如果这样的话,是否会继续嵌套下去,形成无限循环?

 

丹尼特提出了「多重草稿模型」的理论来替代笛卡尔剧场。

其大概意思是,意识活动是分布式的,不同的大脑区域同时在处理信息,并且没有一个中心位置来「观看」最终的意识体验。

而大脑在同时处理多种信息之后,绝大多数信息都会被忽略掉,只有很少一部分信息会留存在我们的意识之中。

 

这是符合进化逻辑的,生物需要同时警惕来自外界的各种信息,并做出及时反应。

很多决策都是在我们没有意识到的情况下,经由大脑处理完成,随后用完即弃遗忘掉了。

 

这些决策是分布式的,例如正在看这篇文章的你,除了眼睛盯着屏幕阅读我的文字,手上大概率拿着手机。

除此之外还有很多其他的身体动作状态,它们存在着,你也能感觉到;但如果我不说你不去注意,那么这些决策动作就用完即弃了。

而只有少量的信息能够被记忆,事后回想就构成了这段时间的主观体验,像是一段从复杂草稿中提取出来的意识流。

 

多重草稿模型」是符合观测的,大脑并不是单线程的,而是多线程同时处理多个决策的。

但意识的主观体验是单线程的,大部分的草稿被删改掉了,最终定稿形成单一的意识流。

而一旦我们在意识流中审视自己的意识,进行自我指涉,那么我们塑造出了一个容纳自我意识的「笛卡尔剧场」幻觉。

但在这之前,大脑的意识活动是分布式的、并发的,这里没有笛卡尔剧场。

 

 

2. 分布式的意识

我们可以用计算机领域的概念,更精准地描述这一过程。

人类智能可以抽象为硬件和软件两个层的图灵机。

硬件就是我们的生物大脑,而软件则是意识。

硬件软件都是并行的神经网络,可以在同一时刻并行处理大量的计算任务。

 

我们的意识是一类软件图灵机,在同一时刻会同时处理大量的任务。

其中大部分任务处理结束之后,便被我们用完即弃遗忘掉了。

而一些比较重要的信息,会被整合进我们的记忆之中,并形成类似思维链COT(Chain of Thought)的连续的意识流。

这样的结果就是,意识看起来像是一个串行图灵机,我们大脑的意识似乎在同一时刻只会思考一个问题。

 

这在逻辑上并不会有什么问题,因为一台并行图灵机完全可以模拟出一台串行图灵机。

我们的意识运行是并行的、多线程的,只是意识的用户界面看上去像是串行的、单线程的。

用当今人工智能的运作方式做比较,可以类比为,意识理解概念的过程是并行的,而最后输出到用户界面UI上的句子是串行的,像是一字一句说出来的。

 

 

3. 自言自语与强化学习

丹尼特认为大脑从并行处理信息,到形成串行可控的意识流之间,「自言自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自我意识的产生诞生于人类的自言自语,语言是大脑对信息流进行控制的方式。

 

实际上这一说法非常美妙。

我们在《智能 | #3 可计算性,在图灵机之前》提到的哥德尔不完备定理,以及《智能 | #9 图灵停机问题》中的图灵停机问题,都发生在自我指涉的情况下。

计算机因为自我指涉,产生了无法判定的问题。

而人类似乎因为自我指涉,形成了自我意识。

 

事实上我们反过来观看人工智能中的强化学习(Reinforcement Learning,RL),它也像是人工智能在不断地自言自语,通过自我对话和调整,以提升自己的能力和表现。

自言自语这一行为,在意识的并行图灵机上安装了一个虚拟的串行图灵机,形成了单线程的意识流。

而一旦这个意识流有了自我指涉,意识指向了意识,那么就在意识流的串行图灵机中构建了一个虚拟的笛卡尔剧场,自我意识出现了。

这就是「笛卡尔剧场」幻觉的由来。

 

 

4. 未竟之事

事实上「意识」从未得到一个好的解释。

我们只是知道有些东西必定是错的,有些东西可能是对的。

为了更好地理解人工智能,我们还需要走得更远。

 

(本章节完,敬请期待下一节)

By HW君 @ 2025-02-24

guest
0 评论
内联反馈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