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HW君
0. 作为异端的大乘
本站曾在「华夏」系列中提过佛教:
但准确来讲,在那几篇文章中我们讨论的是影响华夏文明的「大乘佛学」,比较正式的说法为「大乘菩萨道」。
如果你没看过上面那几篇文章也无妨,并不会影响这期文章的阅读。
「乘」是乘坐、乘载的意思,在这里指佛学是「获得解脱到达彼岸」的工具、方法。
「大乘」的概念是相对于「小乘」的。
「小乘」注重的是个人解脱,最后修行成为罗汉。
「大乘」注重的是普度众生,最后修行成为菩萨。
但是事实上,所谓的「大乘菩萨道」是后来才兴起的。
大乘兴起后,大乘佛教徒自称大乘,然后把遵循原始教义的佛教徒贬低为小乘,以划清界限突显自己的正当性。
这几十年随着互联网的兴起,以及大数据技术的运用,使得对浩瀚如海的佛经与历史文献进行逐一考据变成了可能。
于是原教旨主义佛教徒的群体也随之日益增加。
原教旨主义佛教徒认为原始佛教在两千年的传播过程中,教义和经典出现了大量的讹传、篡改。
他们通过过对比考据浩瀚如海的佛经,试图还原最初的原始佛教的样貌。
在这一批人看来,「大乘」是背离了原始佛教的异端。
这里我们回顾一下《华夏 | #3 世界文明的四种形态》中对世界文明形态的分系:
图1. 轴心文明的四种形态
佛教的模因核很简单:个人依靠自己的修炼,最终达成解脱。
然后围绕着这个模因核,形形色色的佛教徒经过两千年的社会互动,构建了今日佛教的样貌。
而今日中国人所熟悉的佛教是汉传佛教,属于北传佛教的一支。
北传佛教即从古印度的北部传入中国,再由中国传入朝鲜、日本、越南等地的佛教,自称「大乘佛教」。
南传佛教则是从古印度的南部传入斯里兰卡岛,再由斯里兰卡传入东南亚的缅甸、泰国、柬埔寨、老挝等地的佛教,自称「上座部佛教」。
图2. 北传佛教与南传佛教
按照「大小乘」分类,北传佛教属于「大乘佛教」。
但我们说过,「大乘小乘」的概念其实是大乘佛教徒发明出来的,通过贬低「原始佛教」为小乘以强调自身正当性。
在原教旨主义佛教徒看来,「大乘佛教」不能算是佛教的一系,甚至根本就是一种异端。
也就是所谓的「大乘非佛说」。
但同样的,南传佛教自称为「上座部佛教」,也是为了凸显自己传承自正统的部派佛教(下文展开)。
而原教旨主义佛教徒也不是全盘接受南传佛教,他们只相信经得起考据的佛经。
佛教历史上有一个很重要的事情,就是佛教集结。
佛教的创办者释迦牟尼还在世的时候,并没有编写经书,僧人以口头传诵的形式传播佛教教义和戒律。
在释迦牟尼死后,佛教失去了权威,弟子们出现分歧,于是佛教徒举行集结,让各方长老回忆背诵释迦牟尼说过些什么,一条条确定下来,成为佛教的第一部经书。
后来每隔一段时间,每当佛教世界出现了分歧,教徒们就会聚在一起重新背诵、整理经书,完成集结。
从释迦牟尼死后一直到现在,佛教历史上一共有6次集结,最近的一次是1954年的缅甸仰光集结。
但这次仰光佛教集结,却没有邀请大乘佛教徒参加。
这让大乘佛教非常尴尬,于是大乘佛教徒在1967年弄了一份《上座部佛教与大乘佛教的基本共识》,以证明自身的存在感。
《上座部佛教与大乘佛教的基本共识》原文:
(1)佛陀是我们唯一的导师;
(2)我们都皈依佛陀、佛法和僧团;
(3)我们都不相信世界是由神所创造和管治的;
(4)我们都认同人生的目标是:对所有众生培育无差别的慈悲,为众生的利益、快乐与和平而努力,并培育能导向究竟真理的智慧;
(5)我们都接受四圣谛,亦即是苦,苦因,苦灭,灭苦之道,以及缘起法则;
(6)一切有为法是无常、苦的,及一切有为法和无为法是无我的;
(7)我们都接受三十七菩提分法是佛陀所教导的导向觉悟之道的分别述说;
(8)达至觉悟和解脱有三种:声闻、独觉、正自觉;我们都认同菩萨行和成就正自觉以拯救众生是最高、最神圣和最英勇的;
(9)我们认同,对于佛教,不同的国家有着不同的信仰和修习方式,但这些外在形式和表现不可与佛陀教导的基本教义混为一谈。
从共识(3)可以看出,佛教是一种「无神论」宗教。
在这一点上,无论是南传的上座部佛教,还是北传的大乘佛教都是官方认同的。
但是中国民间却是把无神论的佛教完成当作一种多神教来信仰,诸天神佛神通广大,各路菩萨保佑平安。
因此在原教旨主义佛教徒看来,大乘菩萨道就是异端外道,不配自称为佛教。
所以这篇文章我们试图还原佛教的原貌。
诚然历史上确实是存在着「玄奘」和《大唐西域记》,但「唐三藏」和《西游记》却是虚构的。
释迦牟尼是存在的,但后世种种关于佛陀的迷信神话却是虚构的。
如果你打算信佛或者已经正在修佛,或者对佛教有一些兴趣,那么不妨看看素颜后的佛教原貌是怎么样的。
1. 释迦牟尼的佛教
佛教的创办人是释迦牟尼,他的原名是「乔达摩·悉达多」。
「释迦」是族名,「牟尼」是圣人的意思,因此「释迦牟尼」意思是「释迦族的圣人」。
释迦牟尼创办了佛教之后,他给自己起了一个称号叫佛陀(Buddha)。
佛陀的意思是「觉醒者」「大彻大悟之人」。
释迦牟尼是古印度释迦族人,父亲是印度刹帝利种姓阶级。
释迦牟尼从小过着优渥舒适的生活,先后娶了三个妻子,并育有一子。
那时候印度部族之间总是互相战争,释迦族经常受到其他部族的压迫。
29岁的释迦牟尼面对当时的困境,经常思考人生的生老病死的结局。
他感到生命的无奈与痛苦,便开始追寻解脱之路。
当时印度流传的信仰和学说,主要是雅利安人结合印度本土神话所创造的婆罗门教。
伊朗高原来的雅利安人,统治了印度,制定了种姓制度。
婆罗门教则是高度配合种姓制度的一种「多神论」宗教。
印度种姓制度分为四个种姓:①婆罗门、②刹帝利、③吠舍、④首陀罗,还有连种姓资格都没有的「贱民」。
种姓之间有高低贵贱之分,高低种姓从事不同的职业,并且互不通婚。
在婆罗门教的世界观中,人世间的苦难是客观存在的,每个人的此世是生活在某个固定等级上,这就是种姓制。
处于低级种姓的人,只要严格遵守婆罗门教的种姓教义规定不断修行,死后投胎转世,下辈子就可以进入更高级的种姓制度。
由此推导出来的解脱方法就是,除了那些从事不洁职业的低等级种姓外,其他种姓的人只要遵守你所属种姓的戒律和不断修行就能获得解脱,死后投胎转世,将不再堕入苦海。
很显然婆罗门教是雅利安人来到印度之后,为了方便对印度进行统治而创造出来的宗教。
在释迦牟尼创办佛教之前,印度还盛行着许多反对婆罗门教的思想流派,被称为「沙门思潮」。
「沙门」为「出家人」的意思。
这些沙门教派多种多样,而释迦牟尼早期参与学习的是「苦行沙门」。
苦行沙门的主张大概为:
(1)反对婆罗门教中的神以及等级信仰。
(2)认为过去的所作所为(称为「业」),会决定今生的好坏。
(3)任何生命都有「永恒不变的神我」(灵魂),生命会根据过去的「业」进行轮回转世。
(4)可以通过流浪、独居等苦行修炼来消除「业」。
(5)通过守戒律、冥想来达到禅定状态,并观察灵魂与宇宙(梵)合二为一,达到「梵我合一」的境界。
释迦牟尼一开始以苦行沙门为学习对象,后来则修行禅定。
在学习禅定时,他先是向王舍城附近的阿罗逻迦蓝学习「无所有处定」禅,后来向优陀罗罗摩子学习「非想非非想处定」禅。
就这样一直到35岁,释迦牟尼不知不觉已经修行了6年了,他发现苦行没有办法达成真正的解脱,于是对苦行产生怀疑。
于是释迦牟尼放弃了徒劳无益的苦行,并不再相信有永恒不变的「神我」,重新思考「老病死苦如何产生」的问题。
后来释迦牟尼在一颗菩提树下经过49天的思考,创立了佛教,创造出了一套佛教的世界观设定。
此时释迦牟尼认为自己已经彻底地觉悟解脱,所以称自己为佛陀,意为「觉醒者」。
而这套佛教世界观设定以「十二因缘」为核心。
所谓的「十二因缘」我们曾在《华夏 | #14 佛学的十二因缘》里有提到过,其大概可以表示为下图:
图3. 十二因缘
值得注意的是,这套「十二因缘」的世界观是「无神论」的。
然后根据这「十二因缘」世界观,释迦牟尼给出了佛教修行的八种方式,称为「八正道」。
不过因为「十二因缘」和「八正道」有点复杂,不便于传教,因此释迦牟尼还给出了一个教义简化版本的「四圣谛」。
总之它们是一套关于如何获得解脱的世界观设定。
释迦牟尼创建佛教之后,在恒河两岸传教,得到了很多信众的追随。
在释迦牟尼80岁时,在一次传教时他路过吠舍离城,因为食用了一个铜匠上供的「栴檀树菌茸」(某种蘑菇/木耳)而食物中毒,腹泻剧痛。
释迦牟尼觉得自己快要死了,于是召集了弟子在娑罗树下交代完后事,然后死去。
当然,佛教徒们将释迦牟尼的死称为「涅槃」。
2. 从原始佛教到部派佛教
释迦牟尼反对婆罗门教,师从苦行沙门,创立了以解脱为最终追求的佛教。
佛教的核心思想很简单,就是个人通过修行最终获得解脱。
佛教是彻底虚无主义的,认为这个世界生活是完全没有意义的,要离开这个世界。
而「十二因缘」「八正道」「四圣谛」这些是其虚无主义模因核的外围设定。
你当然可以去研究这些外围的设定,这种对于佛教世界观的研究被称为「辩经」。
但是释迦牟尼生前是不重「辩经」的,道理说来说去就那么几句,重要的是修行,这与他参加过苦行沙门的经历有关。
释迦牟尼四处讲佛学的时候也是这样,爱听就听,不听拉倒。
他走到哪里说到哪里,在世时没有留下经书,并且他自己本人也强调不「辩经」,应该重修行。
现在我们看到的佛经,都是在他死后弟子们背诵整理下来的。
释迦牟尼在世时,他自己就是权威,对佛教教义有着最终解释权,所以可以强调不「辩经」。
但当他去世后,群龙无首,就容易发生教派的分裂。
于是释迦牟尼的弟子们背诵整理出释迦牟尼生前的语录,列为佛经。
然后用佛经代替释迦牟尼来作为宗教的权威。
在今天我们看到的佛经,可以分为「经律论」:
①「经」即经典,指释迦牟尼一生所说的言教的汇编,它是佛教教义的基本依据。
②「律」即纪律,指僧团需要遵循的纪律规范,由释迦牟尼初步制定,后世弟子不断完善。
③「论」即注释,是后世弟子对「经」和「律」的注释解读。
在佛教用语中,「经律论」被称为「三藏」,精通「三藏」的僧人被称为三藏法师,这就是玄奘「唐三藏」名字的由来。
在释迦牟尼的时代,经和律就已经存在,只不过没有写下来,而只是由僧人口头传诵。
而论则是后世弟子对经和律的二次创作。
释迦牟尼死后,大弟子大迦叶组织了第一次佛教集结。
弟子阿难主要整理了「经」,弟子优婆离主要整理了「律」。
后世围绕着「经律论」的教义争论导致了一系列分化,最终形成了「两师承、三僧团」的部派佛教。
部派佛教的演化非常复杂,大概可以表示为下图:
图4. 部派佛教的演化
我们只挑几个重点讲:
(1)正统的「上座部」原为「重经」阿难系的多闻众僧团,后来分化出「重论」的「说一切有部」,而坚持「重经」的「上座部」前往喜马拉雅山,于是改名为「雪山部」,最后消失在雪山之中。
(2)「重论」的「说一切有部」也曾自称「上座部」,但名不副实。
(3)当今的「南传佛教」也自称「上座部」,但其传承自「重律」的优婆离系的优禅尼僧团,后来分化为「分别说部」,传入斯里兰卡岛成为「铜鍱部」,再从斯里兰卡岛向东南亚传播,所以严格来讲「南传佛教」并非正统的「上座部」。
(4)「分别说部」和「大众部」的僧人撰写了许多经书,其中重要的有《般若经》,开启了「部派菩萨道」的时代。
(5)龙树撰写了《中观论》,标志「大乘菩萨道」正式兴起。
(6)「大乘菩萨道」从北印度传入中国,即为「北传佛教」。
3. 阿育王的政治介入
在原始佛教向部派佛教的转变过程中,有一些重要的节点。
部派佛教的分裂其实主要是因为不同僧团间的利益问题。
释迦牟尼死后100多年,时为印度孔雀王朝的阿育王在位时期。
阿育王极力支持佛教,供养了当时的三大僧团。
(见上图4,阿难系的多闻众僧团、优婆离系的优禅尼僧团和吠舍离僧团)
阿育王建立了统一的孔雀王朝之后,重用南方的优禅尼僧团,拉拢东方的吠舍离僧团,安抚北方的多闻众僧团。
吠舍离僧团中有一个名为大天的僧人,做了五件违背传统佛经的事情,被称为「大天五事」。
而忠于原典的阿难系多闻众僧团难以接受,最终与吠舍离僧团形成对抗。
当时孔雀王朝的阿育王偏袒支持大天的吠舍离僧团,而打压迫害多闻众僧团,这就导致了后世著名的佛教「上座部」与「大众部」的分裂。
阿育王支持佛教,其实是为了维护自己王朝的统治。
那么佛教接受了阿育王的政治庇护,那么自然需要对应统治需要而做出调整。
「大天五事」也被称为「五恶见事」,其实这是当时的大天为了回应阿育王的支持而做出的宗教改革。
这在后来人看来是对佛教原教义的篡改亵渎,但在当时却是合乎情理的。
除了「大天五事」还有「十事非法」,其主要争论吠舍离僧团的十件事情是否符合戒律。
其实这都显示出了释迦牟尼死后,佛教失去了拥有最终解释权的最高权威。
而随着时间推移,原始佛教的教义无法适应当时的政治和社会发展,内部有着及强力的宗教改革声音。
这些声音最终导致了部派佛教的分裂。
部派分裂的结果就是奉行原教旨的保守僧团日渐式微。
而积极扩充自身教义以面对日新月异环境的僧团则越来越占据主导优势。
4. 伪造佛经的龙树
随着时间的发展,原本为「无神论」的佛教,逐渐杂糅进许多婆罗门教与印度神话故事。
而为了适应社会发展和政治需要,追求的「个人解脱」也开始转向更容易被大众接受的「普度众生」。
在公元前一世纪前后,南印度的部派佛教开始流传《般若经》,部派菩萨道初现雏形。
最终整合部派菩萨道,发展出一套完善的「大乘菩萨道」(大乘佛学)的是南印度的论师龙树。
图5. 大乘菩萨道的演化
龙树完善大乘菩萨道的方式便是伪造佛经。
龙树自己撰写了许多佛经,对外宣称是自己从雪山深处的某个铁塔里发现的,或者自己去龙宫里偷来的。
总而言之龙树几乎完全颠覆了释迦牟尼的解脱教义,创造出了一套「大乘菩萨道」(大乘佛教)。
他伪造了许多佛经,建立了新的戒律,几乎完完全全改变了佛教。
龙树的这种做法被原教旨主义佛教徒所强烈抵触,认为其背离了佛陀的原意,这也正是「大乘非佛说」流行的主要原因。
原教旨主义佛教徒拒绝承认大乘佛教是佛教,而是贬低称其为「龙树教」。
但后来大乘佛教在印度的发展完完全全压倒了原有的小乘佛教。
因为释迦牟尼所创立的佛教在设定上有许多不自洽的地方,并且本身不重「辩经」,而是重修行。
大乘佛教经过龙树的重新撰写之后内容花样繁多、逻辑高度自洽,在与原先的小乘佛教在「辩经」时,就有着压倒性的优势。
而「辩经」是打广告的最好方式,如此一来小乘佛教就只会越来越式微。
当然大乘佛教兴起于辩经,也衰落于辩经。
在整合了婆罗门教和印度本土神话之后兴起的印度教,在辩经上更具有压倒性优势。
所以最后印度本土的大乘佛教也不敌于世界观更完整的印度教,在印度本土逐渐衰落。
5. 作为外来神的弥勒佛
南北朝梁武帝时期,有个叫真谛的印度僧人,携带并翻译了大乘菩萨道瑜伽学派的《唯识》、《瑜伽师地论》的一小部分以及一些其他大乘经论。
玄奘想要去西天取经就是受到真谛的影响,想要去求《瑜伽师地论》的原版。
而《瑜伽师地论》是北印度僧人无著的作品,他编撰佛经的方式和龙树差不多,自称自己灵魂出窍上天和弥勒佛对话获取佛经。
如果说龙树的大乘菩萨道中观学派只是本教异端,那么无著和其弟世亲的大乘菩萨道瑜伽行派就是外教邪道。
瑜伽行派也叫做唯识学派,以「弥勒佛」为本派的祖师爷。
弥勒佛是「未来佛」,其出处是有一天,释迦牟尼指着一个叫做弥勒的僧人,说弥勒在未来会成佛,要众僧人追随弥勒。
弥勒在佛经中的出现是非常生硬的,在公元130~150年才开始盛行,并非在佛教创立之时就存在的。
关于弥勒的佛经也多为神话或者孤本,缺乏考证依据。
学术界普遍的看法是「弥勒」其实是外来神,其原型为希伯来文明的「弥赛亚」。
也就是犹太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的那个弥赛亚。
弥撒亚就是救世主的意思。
希伯来宗教认为未来会有末日审判,审判之日救世主会降临。
这就是「弥勒」是「未来佛」的原因。
也就是希伯来文明的弥撒亚神话杂糅进古印度的佛教体系中,形成了「弥勒佛」。
而这最终演化出了大乘菩萨道的瑜伽行派。
6. 总结
不管是上座部佛教还是大乘佛教、南传佛教还是北传佛教;
不管是原教旨无神论,还是杂糅了各种神话的异端外道;
不管龙树是不是窃佛者,弥勒是不是外来神。
今日的佛教相比于原始佛教,早已面目全非,即使原教旨主义佛教徒极力否认,也无法改变佛教在普罗民众心中的样子。
而我们讲述这些,是希望能够为大家对佛教祛魅,以还原素颜后的佛教原貌。
(本章节完)
By HW君 @ 2021-02-19
据上面的结论,意思是现世流传的《心经》是北印度僧人无著的作品的作品,而不是佛陀本人的真言吗?我们如何看待现在佛教的世界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