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 | #14 佛学的十二因缘

 文 | HW君 


//**

2021-02-26 更新:

十二因缘的轮回应该是「意识轮回」而不是「生死轮回」。

第11环的「生」是指,个体A不断地占有外界的事物,A的意识中会产生越来越多的东西,意识得到不断地生长。

第12环的「老死」是指,个体A拥有的东西最后一定也会消失,A对具体对象的意识也会逐渐淡忘和消逝。

十二因缘描绘的是人的新意识不断产生,旧意识不断消亡的过程,这个过程不断重复循环,就是一个个轮回。

人的意识的产生创造出了自我,也创造出这个世界的物质,然后这个自我就会想要占有这个世界中物质,完成占有之后就对拥有的东西失去兴趣,变得索然无味,最后在意识中淡忘了它。

而串联起这一个个意识轮回的,是「因缘」关系,因缘关系是偶然的,是不可控制的,它会给人们带来痛苦。

这就是佛教对世界的看法,人生就是「自我」在不断创造和占有外界的过程中沉沉浮浮,苦苦挣扎,是十分痛苦的。

 

在HW君看来,原始佛教的轮回应该是指意识轮回,是意识的不断产生和消逝,而不应该是生死轮回。

因为「意识轮回」是唯一兼容佛教「无我论」的轮回方式。

 

而大乘佛教是后来才发展出来的,大乘佛教的轮回观念是继承婆罗门教的生死轮回,而非无我论的意识轮回。

硬是照搬婆罗门教的生死轮回观念,就会产生bug,而为了修补这种bug,就最终出现了「普遍主体」的概念,但这其实是婆罗门教「梵」的马甲而已。

所以我们可以把本文的所有「普遍主体」都替换为更加白话祛魅的「母体」。

简单来说,「如来」这一概念其实就是抄的婆罗门教「梵」。

 

2021-03-02 更新:

更新十二因缘示意图

**//

1. 因与缘

佛学要说复杂也不会很复杂,普通人理解起来吃力主要是因为「佛学用语」太多太乱,若刨除神秘学部分,翻译成大白话之后就比较容易理解。

佛教最重要的原始经典是《阿含经》。

释迦牟尼在世时并没有文字流传的经文,在其去世后的那一年和一百年后,佛陀的弟子两次大集结,整理编录了佛陀传教及其弟子言行的不同文本,统称为《阿含经》。

佛教有大乘、中乘、小乘之分,其中的「乘」至今的意思没变,仍是和「乘车」「乘飞机」一样的意思,指乘坐某种交通工具到达某一目的地,佛教的「乘」便是指芸芸众生得到解脱到达彼岸的几种主要方法(法门)

《阿含经》内容复杂,其核心观点是用十二个逻辑环节来解释世界与自我的产生,和人生痛苦的根源,佛学中称为「十二因缘」,是一套佛学的世界观。

所谓「(Hetu)是事物的原因,也就是必然性条件

而「(Paccaga)也是事物的原因,但不同的是它是偶然性条件

例如有一个人A,他今天去买菜的路上被车撞到而受伤了。

那么A为什么受伤呢?因为被车撞到了,「被车撞到」就是他受伤的必然性条件,也就是「因」。

而A为什么会被车撞到?因为正好在那个时间、那个地点他和那辆车碰巧碰到了一起,是一种偶然性条件,也就是「缘」。

而根据佛学,A会受伤,「因」是汽车撞到他,「缘」是A和汽车两者刚好在那个时刻偶然碰到一块,这就是因和缘的结合。

但其实在HW君看来,佛学中「缘」的概念是一种对因果的切断,然后将其发生归结为偶然性(随机性)。

如果从现代物理学来理解,那么宇宙此刻的状态都是由前一刻的状态决定的,虽然人类有观察立场上的偶然性,但就宇宙整体而言并无偶然性(随机性)。

佛学用「因缘」来说明世界中万物的存在依赖于必然性条件和偶然性条件,其目的之一是为了说明世事的无常,世间的万事万物的存在和发生,都是「由因缘而起」,这种「因缘观」也叫做「缘起」。

同时,佛教认为世间的万事万物(诸法)都是由这种互为依存的关系存在,没有所谓的实体存在,是某种程度上的虚无主义(离开缘起,诸法皆空),并且是唯心的。

佛陀用「因」与「缘」的出现和消失,来解释这个世界和个人自我是如何产生的,尤其是用这套设定来分析痛苦的起源。

这个起源有十二个逻辑环节,因此被称为「十二因缘」。

 

2. 十二因缘

「十二因缘」出自《阿含经》,佛陀讲的是

「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病死。」

文言文形式容易让人觉得混乱,整理成图片形式则一目了然:

 

(1)「十二因缘」的第1环是「无明(Avijjā),也就是意识产生之前的昏昧状态。

人在醒着的时候都是有意识的,只有睡觉或者昏迷的时候才失去意识,即一个人在一开始是处于「无明」阶段的,就像睡着了一样,是无意识的。

(2)然后个体产生意识的过程就叫做「Saṅkhāra,就好像一个人从沉睡中醒过来,或者像是婴儿渐渐长大,慢慢从无意识的昏昧中浮现出了自我意识。

而意识的产生一定伴随着意识的对象,这就是说人一旦开始有了思考,他的脑海中就一定有一个思考着的对象。

例如在沉睡中的A醒过来,脑海中想到了对象B。

(3)这在现象学哲学里称为意向性,意向性必定指向对象,也就是A有了意识,那么就一定指向了意识中的对象B,不可能脑海里什么都没有,这一过程在佛学中称为「Viññāṇa

我们通常会把认知的对象看作是认知的前提,也就是首先B要存在,然后A才能意识到B。

但在唯心的佛学中,认知的主体和认知的对象两者是同时出现的,即A意识到B这一瞬间,A和B两者才同时出现。

(4)在个体产生意识,意识指向对象之后,就出现了第4环「名色Nāmarūpa,其由名(nāma)和色(rūpa)组成。

名指精神,色指物质,合起来的「名色」是指一个出现自我意识的人,他的意识和意识中的物质的总和。

(5)一个人在产生自我意识之后,就开始获取外界的信息,便来到了第5环的「六入saḷāyatana

佛学称「眼、耳、鼻、舌、身、意」为「六根」,对应的六种功能是「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思维」。

所谓的「入」是讲人的这六种感觉器官互相结合,获取外界的信息,感知具体的对象,而这一过程将会使一个人迷失陷入花花世界中。

还是用上面的例子,A产生了意识,意识到了B,并通过「六入」获得了有关对象B的信息。

(6)这时候就来到了第6环的「phassa,也就是身为个体的A会去接触外界的B,发生碰触。

(7)个体A接触了外界的B之后,就会产生一系列喜怒哀乐的感受,这就是第7环的「Vedanā,即个体对于外界的感受。

(8)个体A对外界有了感受之后,就会产生对外界对象B的欲望,这就是第8环「Taṇhā,其梵语或巴利文语的字面意思是「渴」,即渴望、欲望。

(9)在个体A产生了对外界的欲望之后,就会实施占有外界对象B的行为,这就是第9环「Upādāna

(10)在实行「」之后便是第10环「bhava,即个体A对外界对象B的占有状态。

(11)上面这些都不难理解,但从「」到第11环的「Jāti,思路就比较跳跃。

其大概意思是指个体A一生的发展就是不断从「我」变成「我有」,一开始赤裸裸诞生到世界上,慢慢拥有各种各样的物质、头衔、人际关系……这就是人一生所不断经历的生存发展过程。

(12)但个体A拥有的东西最后一定也会消失,人一定会经历生老病死,这就是第12环的「老死Jarāmaraṇa

所以这就是佛学的「十二因缘」,其认为事物出现和消失都由因和缘产生,而因缘本身是无常的,不能把握的,万物都是偶然间碰到一块儿的,是靠不住的,不知道什么时候就分离了。

无论个体还是个体外部的世界都是这样,个体现在拥有的所有东西,随时都可能丧失。

因为缘起的偶然性,导致个体和外界之间的关系都是随机的,每一个个体最后都会灭亡。

这就是佛教对世界的看法,人生就是「自我」在不断占有外界的过程中沉沉浮浮,苦苦挣扎,是十分痛苦的。

 

3. 三法印

「十二因缘」描述了个体从诞生到死亡的过程,描述了阐述了一种痛苦产生的逻辑。

而人又该怎样做到摆脱痛苦,获得解脱呢?需要靠个体的修行。

佛教按照「十二因缘」来解释苦难的来源,并以此规定了相应的解脱方法与修行原则。

大乘佛学用「三法印」来讲修行的原理。

这里的佛学用语会给人造成迷惑,甚至陷入神秘学的圈套。

「法印」其实就是「得到印证的佛学道理」,即三项标准,可以用来检验其他的佛教言说是否符合佛教正统,所以称为「法印」,本身并没有什么高深之处,只是读起来很唬人。

三法印」的即「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

诸行无常」是指世界上一切的事物的存在都处于生生灭灭的变化中,最终都会幻灭消亡。

诸法无我」是说世界上一切的外在事物和内在自我都是由自我的主体构建出来的,并没有真实的存在。其实也就是一种唯心的虚无主义。

涅槃寂静」是佛教徒自我修行的目标,最后进入一种永远脱离人生烦恼、痛苦、得到解脱的寂静状态。

 

4. 修行方法

明白了佛教修行的原理是「三法印」,还需要明白修行的方法。

佛教修行的方法就是「戒、定、慧」,其实这是继承并改良自婆罗门教的修行方法。

婆罗门教没有十二因缘的教义,因此对于自我的产生以及对于痛苦的根源的理解与佛教有所不同。

婆罗门教认为有一个绝对的永恒不变的真实的大我客观存在着,但佛教认为没有永恒不变的东西(无常),也没有一个真实的我存在着(无我)

佛教的修行方法建立在十二因缘上。

第一个修行方法就是「」。

首先要区分「我」与「我有」,我并不是我有,我不是我的名声、社会关系、财产的总和,就算我没有了我的名声、社会关系、财产,我仍然是我。

戒就是要尽可能不去占有,这样就不会产生丧失「我有」以后的痛苦。

佛教对于不同的弟子会有不同的禁戒,从几戒到几百戒,最基本的五戒就是「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

第二个修行方法是「」。

也就是佛教中的打坐、瑜伽、禅定等修行。

其目标在于让你的意识尽可能地不指向任何对象,这样才不会引起十二因缘中的那些结果。

但实际上这应该是不可能的,除非沉睡或者昏迷,人只要有意识行为产生,意识就一定会指向某个对象。

有个著名的悖论就是,当我对你说「不要去想熊猫」时,此刻你能做到不去想熊猫吗。

第三个修行方法是「」。

即便修行了戒与定,人也总要面对生老病死。

在佛教中这些生老病死由因缘产生,并非你能把握,所以你要去体会、理解它们,这才是对完整生命的觉悟。

有了这样的大智慧,才能大彻大悟。

所以在「戒、定、慧」中,依靠实行「戒」来修行「定」,依靠修行「定」来发展「慧」。

由「戒」来超越恶趣味,由「定」来脱离欲望的束缚,由「慧」来达到「涅槃寂静」的状态。

 

5. 轮回

《阿含经》讲的「十二因缘」经常会被误解为生命的流转轮回的过程。

也就是俗话中的人死了后可能坠入六道轮回,常将其视为灵魂的投胎再生。

其实这种轮回和灵魂转世的概念,都来自于婆罗门教,或者是出于对十二因缘的误解。

佛学并不主张有灵魂,佛学是无神论的,不承认有不灭的个体灵魂。

而婆罗门教认为,有一个不变的、唯一的、主宰的「真我」(梵)存在,一个人的灵魂也是存在的。

四大种姓中的前三个种姓:婆罗门、刹帝利、吠舍,可以在婆罗门教的轮回中因善行而往生为更好的种姓。

佛教的无我轮回认为,任何存在都是十二因缘决定的,任何存在都没有固定状态而且处于变化中(诸行无相),所有的存在都是主观构建出来的不真实的(诸法无我)

即佛教的因缘观实际上是一种虚无主义,否定了这个世界的存在,也否定了自我的存在,它继承自婆罗门而又否定了婆罗门,认为众生平等,没有种姓的贵贱之分。

《阿含经》中记录了佛陀讲轮回的言论,但佛教又是虚无主义的,反对灵魂轮回的概念,这就出现了一个重大的矛盾,那么这是佛陀没有讲清楚呢,还是我们对佛经的理解错了?

我认为是佛经没有讲清楚,或者说,佛经根本就讲不清楚,因为佛教是一种「不自洽」的宗教体系。

佛教」师承「婆罗门教」,发源于印度,印度有种姓制度,那么佛教必然需要回应印度的种姓制度事实,也必须解答婆罗门教原有的轮回问题。

但佛教的教义又是无神论的,甚至是个人的存在都是虚无的,佛教主张众生平等,反对婆罗门教的种姓制度,而所谓的「佛陀」只是大彻大悟的人。

依我看「佛教」继承自「婆罗门教」,在其发展过程中照抄了许多婆罗门教的教义,虽然也有发展出了一套自己的核心教义思想,但这两者不自洽,佛陀也说不清甚至也不必说清,因为佛教的核心观点就是虚无的,这样才导致了后来的许多语义上的混乱。

而这种语义上的混乱,却是可以帮助佛教传播的,因为可以被任意重新解释为其他符合当地风俗的教义,从而达到了广泛传播的效果。

例如后来的「中国式佛教」与最初的「印度佛学」就有着非常不同的内涵。

(本章节完,敬请期待下一节)

By HW君 @ 2019-05-05

guest
0 评论
内联反馈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