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 | #24 近思录与四书五经

 文 | HW君 


1. 近思录

任何完整理论的表述,一般都会有相应的著作。

儒家著述的重要形式就是编著圣人语录,《论语》就是编孔子以及弟子语录的文献。

圣人语录编成后,后人用注解语录的方式去发挥自己的见解。

孔子的《论语》没什么结构,每章的第一句话前两个字就是章节名称,例如第一章第一句是「学而时习之」,章名就是「学而」。

朱熹和另一位理学家吕祖谦共同编写了一本《近思录》,收编了周敦颐、张载、程颢和程颐等人共六百二十二条语录,分为十四卷。

朱熹编撰语录时很用心地安排分卷、起名,以便呈现出他的理学结构。

《近思录》的书名「近思」是用了《论语·子张》中的一句话「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近思」的意思大概可以理解为「多考虑以眼前实际的事物,不要好高骛远」。

《近思录》分成十四卷,题目如下:

卷一·道体「道体」

卷二·为学「为学大要」

卷三·致知「格物穷理」

卷四·存养「存养」

卷五·克己「改过迁善克己复礼」

卷六·家道「齐家之道」

卷七·出处「出处进退辞受之义」

卷八·治体「治国平天下之道」

卷九·制度「治法」

卷十·政事「君子处世之方」

卷十一·教学「教学之道」

卷十二·警戒「改过及人心疵病」

卷十三·异端「异端之学」

卷十四·圣贤「圣贤气象」

后序·提要

我们分析一下这十四卷的结构。

第一卷「道体」讲天道,给出一套先「理」后「气」的理学宇宙论。

第二卷「为学大要」提出「主敬」和「穷理」的修行纲领。

然后,从第三卷到第十卷,这八卷本来是要按照「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修身八条目来编排的,但朱熹对此做了一些改动。

他先用「格物致知」来来讲格物和致知,然后之后加了一个修行要求为「静」的「存养」,这明显是受到佛教修行追求「涅槃寂静」的影响,然后下面才讲「家道」,也就是齐家。

然后接下来本应该讲治国平天下了,但朱熹又加了一个「出处」,即「进退辞受」原则,所谓的「进退辞受」就是有进有退,有推辞有接受。

放在具体语境中讲,就是儒生出于道德考虑不想从政、或者假如皇帝不让你当官了,儒生也不用失去人生追求。

儒生在读书当官的仕途之外多了一种选择,就是「独善其身」,像荷花一样出淤泥而不染,不踏上仕途的儒生也可以在家里修行做君子,读书教书,教化天下,这种观念其实有受到来自道家追求的无为自然的逍遥自在的理念的影响。

接着,朱熹把治国平天下的内容细化,他把治国平天下分为「治体」「治法」及「政事」三种。

「治体」讲治国的基本原则,也就是理学中的「理」。

「治法」讲政府组织和运作,也就是理学中的「气」。

「政事」讲具体的举措。

然后再讲修行的要点,如何学习、慎独(在独处时也能谨慎不苟)以及改过。

同时为了对抗日渐盛行的佛教,还专门有一卷「异端」来批判宗教,这就是为了和佛学区分开来。

最后,因为「圣人可学」,专门有一卷来讲圣人应该是怎么样的。

《近思录》十四卷书下来,是极其完善的一整套体系,每一个结构对应着一套新的意义系统,程朱理学的成熟意味着儒学发展到一个新阶段,是继孔子孟子之后的一次大飞跃。

 

2. 四书五经

程朱理学的形成意味着中华文明的儒学已经完全消化融合了印度文明的佛教文化,形成了有别于汉唐儒学的新儒学。

在提出了新的修身方法之后,根据这个新的标准重新选择和编排儒家经典,就是四书五经。

「五经」还是指先秦儒家文献《诗》《书》《礼》《易》《春秋》,我们在《华夏 | #9 汉代儒家的经典文本》中已经讲过。

四书」则是由朱熹编注的《论语》《孟子》《大学》和《中庸》。

《论语》和《孟子》是儒学创始人的思想言论,但直到朱熹编写四书前都还不属于经。

《大学》讲儒学的三纲领和修身八条目,《中庸》讲道德和修行的来源于天。

在汉代,《大学》和《中庸》都还只是《礼记》中的一个篇章,并不突出。

自隋唐以来,因为受到印度文明的佛经的冲击,佛教有着明确的修行方法和目标,对儒生有着吸引力,于是朱熹把《大学》和《中庸》从《礼记》中抽出来独立成书,用以阐明儒学的修行方式和目标,以对抗佛教文化。

朱熹编排四书,四书就是用来统率五经的刚要,原来五经上面没有纲,有了四书后,儒学原来的五经就被纳入程朱理学的结构中。

后来的宋仁宗规定科举考试中使用朱熹做注解的四书,于是,四书正式纳入官方意识形态。

在印度文明的佛教文化冲击中华文明时,中华文明其实也对佛教产生了影响。

例如《中庸》一书就受到了道家和佛教的重视,北宋的天台宗僧人自号「中庸子」,写过《中庸子传》,用佛教的龙树菩萨的理念来解释中庸。

可见文化融合是一个相互的过程。

 

3. 理学的意义

从唐末到北宋五子,再到南宋的朱熹,儒学终于消化了佛教和道家两个思想体系,对儒家经典做出了创造性的理解。

从朱熹开始,儒学成为一个建立在「常识合理」思维模式上的逻辑紧密自洽的观念系统,从理论结构和思辨能力上看,或从修行追求和理念境界上看,毫不逊色于印度文明的佛教宇宙论。

程朱理学成熟后,从观念系统和社会互动来看,其重要性主要有这么两个方面:

第一,程朱理学被定位官方意识形态,元、明、清再也没有发生过大分裂,也再没有出现像汉代宇宙论儒学那样的迷信泛滥。

在社会上,家族组织完善并向民间普及。

儒生克服了儒佛两面人的困境,强化了儒生阶层的社会功能。

当然这些和程朱理学从「天理」推出儒家伦理,给出了大一统和皇帝正当性论证有关。

而与此同时,程朱理学也带来了思想僵化和对人性的压抑及其他问题。

第二,是开启了中国思想史上对于道德意识形态的争论。

春秋战国百家争鸣,是多元思想之间的争论。

宇宙论儒学瓦解之后,产生儒、释、道三家不同价值系统的信仰之争。

而与此不同的是,北宋五子初建理学之时,理学内部就出现分歧,这种分歧导致了后来理学内部衍生出不同派系。

因为理学是建立在「常识合理」思维模式之上的,仍然没有处理好「自由意志」这一关键命题,导致了后续的在道德论证方式和修行方法上出现了巨大的分歧,对应发展为「性即理」和「心即理」。

但我们也要看到,不同派系之间互相争论,开启了道德意识形态不同的多元发展方向,也增强了中华文明在遭受外来文化冲击时的应变能力。

(本章节完,敬请期待下一节)

By HW君 @ 2019-06-02

guest
0 评论
内联反馈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