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 | #9 汉代儒家的经典文本

 文 | HW君 

系列文章:


0. 文明的经典文本

世界文明在形成自己的文化传统之际,都会确立与本文明相关的经典文本。

无论是古希腊、罗马,还是基督教社会、伊斯兰教社会,或者印度文明,都是如此。

因为口口相传的知识不可避免会随着人的死亡而面临消散,但印在书籍之中的文本却可以代代相传。

每一种文明都有其独有的价值理念。

儒家的经典,是个人追寻「道德」这一终极价值的操作手册。

类似的,天主教的《圣经》、伊斯兰教的《古兰经》都可以看做是追寻「救赎」的指导手册。

各类型文明的经典文本,就是记录并论证其核心价值的著作。

 

1. 五经的起源

先秦的孔子奠定了中华文明是以「道德」为终极价值追求的文明类型。

汉代确立了大一统帝国的基本形态,被看成是的同构放大,皇帝拥有绝对权力,是政治秩序的来源。

汉代独尊儒术之后,儒家经典官方被确立,每部经典都有其功能的定位,为家国同构的社会组织服务。

先秦的著作写在竹简上,重要的文字称为「」,解释经的文字称为「记」。

诸子百家的许多重要典籍都称为经,例如老子的《道德经》、墨子的《墨经》等,「经」的本意只是代表该价值体系的核心文献。

先秦儒家有《》《》《》《乐》《》《春秋》六部经,这是由孔子选定的,记录周代思想、文化和制度的经典文本。

秦亡之后,六经中的《乐经》失传了,只剩下《》《》《》《》《春秋》五经。

所以汉武帝设立了五经博士,形成了以五经为核心的儒家意识形态。

而像《论语》《孟子》和《孝经》虽然是官方必读之书,但不在五经之列。

随着家国同构和道德政治的不断发展,经典数目也不断增加。

到唐代,《》中包含的《周官》《仪礼》和《礼记》各自成为独立的经,《春秋》的三种注释本《左传》《公羊传》《谷梁传》也各自独立成经,因此汉代的五经到唐代时变为九经。

而到了晚唐,又先后增加了《论语》《孝经》《尔雅》,一共有十二经。

后来到宋代,心性论儒学变得重要,于是《孟子》被列为经,十三经最后定型。

汉代儒生尊孔子为「素王」,也就是真正的王,他不需要人民、不需要土地、也不需要权力,只要人类历史文化还存在,他的声望、权威就和宇宙并存。

而孔子在先秦选定了这六经,就是在为世代竖立规则,于是这些经典成了汉代制定有关家庭、社会以及国家根本大法的根据,汉代的社会组织蓝图和国家大政方针都必须从经典推导出。

汉武帝在公元前136年设立五经博士,于是「经学」正式确立。

 

2. 儒家经典的世界观

儒家五经中的《礼》《春秋》和《易》是其政治意识形态的核心,它们分别涵盖了三个目标:

《礼》论证家国同构以及社会、政治秩序。

《春秋》论证了以皇权为中心的大一统帝国。

《易》则实现儒家道德与宇宙秩序的整合,创建了一套宇宙论儒学,满足了在生产力落后时期人们对于迷信的需求。

其中《礼》和《春秋》的内容结构可以大概总结为如下图:

下文我们将详细讲解。

2.1 《礼》

《礼》包含了《周官》《仪礼》和《礼记》三部著作。

《周官》主要讲理想的周代政治制度。

《仪礼》讲周代不同等级身份的贵族氏族的各种礼仪规范。

2.1.1 礼记

《礼记》不是「经」,它是阐述《仪礼》中规范的来源、道德理念以及如何实践。

其还提出了「天下一家」「天下为公」等中华传统式的道德理想乌托邦。

《礼记》中最重要、对后世影响最大的是《学记》、《大学》和《中庸》三篇。

2.1.1.1 学记

《学记》是讲学习修身的道理,《学记》提出人不进学修身,就不能明白「天道」是什么,一辈子浑浑噩噩。

这里的「天道」其实就是儒家的道德追求。

君子除了自己学习修身之外,还要承担起教化天下的道德风俗的社会职责。

《学记》奠定了中华文明重视教育的传统,这里的教育既是自我学习,也包括教化他人。

2.1.1.2 大学

《大学》提炼出了儒家的「三纲领八条目」,在《礼记》中的地位非常重要。

《大学》的第一句话「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阐述了儒家追求学问的最终目标是达到道德至善,这个就是著名的儒家的三纲领。

接着讲儒家修身的八个条目「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前四条是个人的学习修炼,后四条是个人道德实践的四个目标。

《大学》还讲「一家仁,一国兴仁」,也就是家国同构的道德政治,为儒生竖立了「修身齐家」到「治国平天下」的道德实践的目标。

2.1.1.3 中庸

《中庸》则着重阐述了《学记》和《大学》中强调的「道德的至善」的状态是怎么样的。

「中」是不偏不倚的意思,「庸」是平常的意思,在《中庸》中指不变的「道」。

《中庸》阐述了道德至善的状态是情感不偏不倚、喜怒哀乐尚未发生的平衡状态。

在汉代,《中庸》和《大学》都还只是《礼记》中的一个篇章,并不突出,在唐宋时期,受到印度文明的佛教的冲击后,《中庸》和《大学》因为其有明确的修炼方式和目标,受到了儒生的高度重视(因为佛教有着明确的修炼方式和目标,对儒生有着吸引力),南宋大儒朱熹把《大学》和《中庸》从《礼记》中抽出来,与《论语》《孟子》并称为「四书」,与汉代的「五经」并列。

2.2 《春秋》

《春秋》是五经之首,因为五经之中唯有《春秋》是孔子所著,本来是孔子编修的鲁国史书。

孟子说「孔子成《春秋》而乱臣贼子惧」,在孟子看来,孔子编修鲁国历史,按照符合礼的道德政治原则来评价历史人物和事件,这就会让乱臣贼子恐惧。

《诗》《书》《礼》《易》在孔子之前就有,而《春秋》是孔子所著,是新的道德出现的标志。

由孔子编写《春秋》开始的记述历史与维护道德政治之正当性的著史传统,一直延续至今。

也可以说,孔子是中华文明历史上的第一个卫道士。

汉儒认为《春秋》是孔子为后世立法,当时朝政大臣上奏、官员更替甚至断案,也言必引《春秋》为理据,到了迷信的地步。

2.2.1 今文经学与古文经学

什么是「今文经学」?秦始皇焚书坑儒,儒学经典付之一炬,汉初找不到儒家经典了,只有让口口相传的儒生出来背诵默写。

这样写下来的经典用的是当时通行的隶书文字,也就是今文,所以叫「今文经」,解读今文经的学问就叫「今文经学」。

汉武帝时,据传孔子旧宅出土了一批竹简,用的是先秦的六国文字书写的经书,叫「古文经」,解释古文经的学问就叫「古文经学」。

汉武帝时,今文经学大盛,一直到西汉末期,主张忠于原典的古文经学才开始压倒今文经学。

2.2.2 微言大义

今文经学把孔子编写的《春秋》视为为万世立法的「元经」,用「微言大义」解经,为新兴的大一统帝国的国家形态提供正当性论证。

「微言」即经典没有写或意思不明确之处,「大义」是揣摩、猜测圣人为什么讲这些言论,创造性地解释经典。

其实换句话也可以说就是也是借题发挥、断章取义,就如同今日原教旨主义派基督徒或者穆斯林,盲目信仰《圣经》或者《古兰经》,凡事都从中寻找依据。

但在当时对于新生的汉王朝来说,又的确起到了构建统治正当性的作用。

而随着汉帝国的稳固,今文经学渐渐不敌于更加忠于原典的古文经学。

在历史上,今文经学只兴盛与两个朝代,一个是西汉中前期,另一个是晚清。

西汉是家国同构的大一统帝国形成的初期,而晚清是中国传统社会面对西方现代文明剧烈的冲击,两者都处于社会的大转型期。

每当出现这种情况,儒生们就会用「微言大义」的方式重新解释经典,推导出原来经典中没有讲过的新制度,以响应社会大转型的剧变。

这大概也可以称为是让「经典」不断焕发新生机和活力、面对日新月异的挑战的一种方式吧。

2.2.3 天人感应

战国时期,出现了三种注释《春秋》的读本,分别是《左传》《公羊传》《谷梁传》。

《左传》忠于记事,《谷梁传》侧重讲礼的意义、教育的重要性和宗法家族关系,《公羊传》则突出政治,大谈立法、大一统和拨乱反正。

汉代儒生用「微言大义」的方式解读《公羊传》,为汉代的大一统和皇帝专制提供正当性。

但我们前面讲了,这种借题发挥的解读方式,会带来迷信的问题。

例如《春秋》有一个记载,鲁成公五年「梁山崩,壅河三日不流」,记录了山崩造成黄河堵塞改道的自然现象。

这本来和政治一点关系都没有,但《公羊传》怎么借题发挥呢?

根据「外异不书」的原则,也就是不记载外国的异常,梁山在晋国,不在鲁国,那么孔子写鲁国史为什么要记载晋国的事情呢?

哦,原来是孔子要为「天下记异也」,即我们猜测,孔子认为鲁国和晋国都属于大一统的周,所以才要这样记录。

于是这就推出了大一统帝国的正当性。

 

《春秋》末篇有「鲁哀公十四年,春西狩获麟」。

《公羊传》中怎么解读这句话呢?

麒麟是仁的野兽,应该在施行仁政的太平盛世出现。

但孔子正值乱世,听到麒麟到来而涕泪沾襟,感慨麒麟为什么要来,仁政到底在哪里?

由此,《公羊传》推测孔子写「西狩获麟」就是要「拨乱反正」。

 

就这样,今文经派们通过对历史的「微言大义」解释,还把天灾和各种自然现象和皇帝是否施行仁政联系起来,天与皇帝之间互相感应,即「天人感应」儒家道德秩序和宇宙秩序相通。

这种迷信的做法就导致了「宇宙论儒学」的产生。

2.2.4 宇宙论儒学

汉代说「天道」,天有道德,这个天并不是人格神的上帝。

所谓天有道德,是生产力尚未发达时的儒生把宇宙秩序和道德秩序直接相对应起来的的一种宇宙论。

我们在《华夏 | #5 儒家之影子的道家思想》中提到过道家宇宙论是中国哲学史上第一个比较完整系统的宇宙论。

而儒家的宇宙论,我们也称为「宇宙论儒学」,其特点就是「天人感应」。

根据宇宙论儒学,风调雨顺表明皇帝仁政实行得好。

出现灾异的时候,就是因为皇帝的政策偏离了仁政,失德了,天就用灾异来警告作为天子的皇帝。

因此,一旦有天灾、日月食,汉代皇帝就紧张了,要查看是不是贪官污吏横行,或者自己的政策出错。

在这种天人感应的哲学中,儒家道德法则附着于宇宙秩序,拥有道德的天积极地干预人世间的一切。

这个阶段其实有点类似于希伯来文明里有人格神「上帝」的存在,对于真心相信这一套的人来说是奏效的,是一种限制君权、惩罚贪官污吏的外在约束。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董仲舒就是一位今文经学大师,他提出「唯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所以上天能感应天子如何治国,当天子治国失德、有违背天道的时候,必有灾害、怪异向天子作出谴告和警惧。

董仲舒坚信儒学的治国原则符合天道,提出「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历史上中华文明的君王和儒生都深信这一点,这些信条直到晚清才动摇。

 

2.3 《周易》

宇宙论儒学把天地大自然的变化和道德价值对应起来,还必须依靠另外一部经典,就是五经中的《易》,也称为《周易》,据称是周文王所著。

《周易》在中华文明里很特殊,格格不入,甚至是太诡异了,它充满了与中华文化大传统相悖的神秘性。

《周易》主要是一部占卜凶吉的占卜书,所以秦始皇焚书的时候没有烧掉。

《周易》包括《易经》和解说《易经》的《易传》两部分。

」的本意是变易、变化,即《易经》是有关变化的学说。

也有一说法指「」由日、月二字合成,日月阴阳交替,与天文星象变化有关。

《周易》记录占卜,上古时用甲骨,后来用蓍草,到汉代时用三枚铜钱。

占卜的目的是要预言事情是凶是吉,一枚铜钱有正反两面,分别代表阴和阳,三枚铜钱按照上、中、下位置和正反两面,依序排列组合起来,正好有八种可能,可以作为八种卦象。

简单来说,《周易》提供了以阴阳为核心、解释并预测天地万物和世间祸福变化的方法。

当然这种方法是生产力落后时的一种迷信,世界各文明都有占星卜算的巫史传统,其高明之处并不会好于今日的星座或者塔罗牌理论。

《周易》的思想里还隐含着一个巨大的混淆,将宇宙客观的事实判断与人自由意志参与的价值判断联系在一起,并生硬地进行对应。

关于事实判断价值判断的延伸阅读:

逻辑 | 价值判断与事实判断

古希腊文明的追求外在的事实判断的正确性,最终导向了理性认知。

而《周易》将客观的事实判断与人自由意志参与的价值判断进行关联,则最终只能导向迷信的神秘学。

《周易》给出了一套用阴阳描述的宇宙变化法则,并与个人价值系统里的凶吉进行对应,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宇宙论儒学在汉代的兴起。

例如《周易》用天人相应、以德配天来阐释汤武革命的意义,是中国最早的革命观念,给出了王朝更替的正当性论述。

看「革」这个字,由「上廿、下十」组成,引申出宇宙秩序、天道三十年一轮回,《易·革·彖辞》说「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实际上也是一种借题发挥。

儒学在汉代成为官学之后,以天人感应来解释各种变化并预测凶吉的《周易》与《春秋公羊传》的政治理论相配合,共同构成了宇宙论儒学

整个汉代是《易》学和阴阳五行学说大泛滥的时代。

汉代将王朝治理与天象灾异紧密相连,导致了很多混乱,背离了儒家成为君子是依靠个人内部道德修炼的路子,从而到了荒诞不经的程度。

由于天灾是不可控制的,最终会导致儒家原本追求的道德价值无法达成,也就是道德的不可欲(无法实现)。

 

3. 其他学派

汉武帝时五经的确立对汉代政治和家国同构的社会组织产生了重大的意义。

但汉处还盛行过一些其他学派,不属于儒学,但这些仍然属于汉代思想的重要部分。

3.1 黄老之学

黄老之学的黄指黄帝,老指老子。

汉初黄老学派有两个要点,一是奉行了老子的清静无为,配合王朝初期的修养政策,二是继承法家的刑律,树立帝王绝对权威,强化中央皇权。

黄老之学与儒家最大的不同,在于儒家讲的「道」不是帝王的个人私有物品,而是不会灭亡的永恒的道德价值,道德价值的重要性要高于代表政治秩序的帝王。

而黄老一派的观点则认为,只有帝王一人是「道」的垄断者,永远正确,如果「主轻臣重」,臣子「与主分权」,就会造成党争,政权不保,这表明了黄老之学的内核其实是法家。

汉代确立儒学为官方意识形态之前,黄老之学是一种过渡状态。

3.2 《淮南子》

《淮南子》是汉武帝的叔叔淮南王刘安和他的门客所作,后来刘安因谋反叛乱自杀。

《淮南子》的内容和思想来源很庞杂,道家、儒家、兵家、阴阳家、养生中医、天文地理,无所不包。

《淮南子》中强调仁政的观点与儒家一致,讲法制要与时俱进,不必守古,又是法家的思想。

但总体来说,其推崇道家的无为,其核心价值是道家的,也可以说是汉代人心目中的道家。

3.3 扬雄的三分法

西汉末年的扬雄也是个著名的思想家。

他仿照《论语》写了《法言》,宣扬儒家仁义和王道观点,但不同意孟子的人性本来是善良的言论,而是善恶混合的,修炼其中善良的部分就成为善人,修炼其中邪恶的部分就成为恶人。

又仿照《周易》写了《太玄》,用玄来取代易,发明了一个「三-九系统」,三三而九,九九八十一,得出不同于《周易》六十四卦不同的八十一卦。

他把宇宙最高本体称之为「玄」,玄又可分为天玄、地玄、人玄。

地理上,每一玄又可分为三方,所以三玄共九方,称为九州岛,每州又分三部,共二十七部。

总之扬雄就是不满意《易》中二分为阴阳和乾坤的做法,自己搞了个三分法。

现在看来,也是一种荒诞不经的迷信思想。

3.4 王充的气

在对汉代官方儒学的批判上,东汉的王充走得很远。

把王充定位为最早的唯物主义思想家,其实是误读。

王充写《论衡》,是因为当时官学在宇宙论儒学迷途上越陷越深,皇帝迷信天人感应,事事看天算卦,王充强调天人毫不相干。

针对儒学成为垄断官学,《论衡》就有《问孔》《刺孟》两篇来质问孔孟;而针对法家,他还写了《非韩》。

王充用「」来讲万物及人的生死,由元气、精气与和气等构成了其宇宙论。

「天地合气,万物自生,犹夫妇合气,子自生矣」、「阴阳之气,凝而为人,年终寿尽,死为还气」。

可见王充并非唯物主义者,其理论仍然是一种生产力未发达时的朴素迷信,只是因为其反对宇宙论儒学的观点,令人误以为其是唯物主义思想者。

(本章节完,敬请期待下一节)

By HW君 @ 2019-04-20

guest
0 评论
内联反馈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