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HW君
系列文章:
1. 东周的春秋与战国
西周政权维系约三百年,西周最后一位君主周幽王遭犬戎部落击败,被杀于骊山之下。
部分封国拥护周平王继位,并迁都于东方的洛阳,开启了五百多年征伐混乱的东周时代。
1.1 混乱之春秋
东周前期的二百九十多年,史称「春秋」。
「春秋」的称呼,源于中国第一部编年史文献《春秋》,该书为鲁国史官所修,经孔子删校定稿。
这段时期虽然属东周时期,但因为史料多为《春秋》记载,所以史学家更倾向于称之为春秋时期。
春秋时期为中国古代社会结构发生重大变动的一个时期。
周平王东迁洛阳,周王室作为「共主」的地位被削弱,开始与诸侯国渐行渐远,出现一些大的封国「挟天子以令诸侯」肆行兼并弱国的局面,齐桓公、晋文公等相继主盟,成为春秋「五霸」。
而后来诸侯国国君的权力渐渐衰落,又发生三家分晋(西周的古封国晋国分裂为韩、赵、魏三强)、田氏代齐(齐国君主的位置被士大夫篡取)等事,春秋的混乱局面越演越烈。
1.2 征伐之战国
东周后期,经过春秋时期的兼并战争,形成「战国七雄」的局面,即韩、赵、魏、齐、秦、燕、楚、齐国之间还可以互相较量。
七强面对各自的劲敌,为了取胜,各自都进行了变法图强。
早在春秋末期,晋国已经率先实行变革。
晋献公杀了一批权贵,启用异姓的大夫,放弃了世袭制,并制定了成文法铸于鼎上,开启了依法治国的先河,后来的法家人物多出于晋(包括三家分晋后的韩、赵、魏)。
战国中期,秦国的商鞅、楚国的吴起、齐国的孙膑和田忌,将变法图强的思潮推向高潮。
这些变法的要点可归为:
废除氏族制,转向区域制,即设置与推行郡县制;
废除世袭制,选贤任能各级官员,此举加速了贵族衰败、平民上升的趋势,促进了不同阶级的上下流动;
打破「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的传统做法,制定公开而严明的各种法律,贫民获得了与贵族平等的权利;
推行耕战政策,为国家提供一定粮食,即可被赐予爵位,杀敌越多,也可以获得越高的爵位。
在各国的变法中,秦国最为成功。
公元前3世纪,秦国终于打败了其他六国,于公元前221年统一了中国,结束了征战多年的战国时期。
2. 未被垄断的暴力
马克斯·韦伯(Max Weber)为国家给出了一个被政治学家广为采纳的定义:一种垄断暴力的实体,即它宣称在其领域内,只有它自己或经过它允许,才能对他人使用暴力。
其实我们从模因论的角度来看,暴力的垄断也是一套模因共识系统。
(关于模因系统的延伸阅读:经济 | 高房价、房产税与乡村振兴)
因为所有人都会害怕死亡和暴力,为了避免掉入暴力泛滥互相伤害的霍布斯陷阱,人们交出自己的那一份暴力权力,形成一个垄断的最高暴力组织(国家)。
在这个垄断的最高暴力组织之下,人们得以安心地进行各种分工协作。
但在这个最高暴力最终形成之前,常常由几支次级暴力组织进行相互角逐、彼此竞争,导致生灵涂炭、尸横遍野。
春秋战国时期连年的征伐战乱,其实就是这个最高暴力寻锚的过程,各大次级暴力组织(春秋五霸、战国七雄)陷入了霍布斯陷阱之中,彼此对抗。
最后直到秦灭六国,最高垄断暴力机构出现,利维坦降临。
(关于霍布斯陷阱的延伸阅读:华夏 | #1 在历史之前)
3. 孔子与周礼
在春秋动荡的年代,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士认为要想让天下重归太平,必须恢复被人遗落的「周礼」。
早期的儒士就是指那些专门负责指导冠婚丧祭等礼仪的人,也即是周礼传统的执行者。
在孔子看来,「周礼」是夏、商、周三个朝代治理国家的总结,是国家和社会管理的典范,人们只有奉行周礼,才能成为有教养的君子;国家只要按照周礼去做,就会永享太平。
孔子所推崇的周礼,本来是历史上根据宗族血缘关系的亲疏之别、社会与政治关系中的高下之分,而制定的一套礼仪和规范。
在西周社会里,只有贵族才有资格遵守周礼中的那些礼仪,普通庶民既没有自己的姓,也没有自己的宗族,不需要遵守礼仪。
而孔子认为应该把周礼与贵族的宗族群体进行剥离,普及到全社会每个人都应该追求和实践,使「周礼」由贵族转向平民化。
我们细看一下「周礼」的内容,就会发现它其实是一部极为繁琐枯燥的流水账。
这一套礼仪制度,不仅规定了君王的祭祀、朝觐、封国、巡狩、丧葬等国家大典,以及司法、军事、婚姻的典章制度和礼仪,甚至对不同官位的人应该如何穿衣、吃饭,使用何种寝具餐具,何人、何时制造各种器物、腌制食物,都有非常具体而严格的规定。
面对东周征伐战乱、礼崩乐坏的混乱场面,心怀苍生的孔子将构建太平盛世的美好愿望寄托在恢复「周礼」上,只要人人都按照周礼的规范和制度做事,政治和社会秩序就可以稳定,人们就可以达成共识,避免无谓的互相伤害。
「周礼」准确来讲是一本操作说明书,是一套用于构建超越邓巴数的国家体系的指导手册,虽然它未必真的可行。
实际上要等到最后秦国统一六国,垄断了最高暴力,礼乐征伐才自天子出。
4. 道德哲学
春秋战国是征伐战乱的年代,也是中国思想灿烂辉煌、群星闪烁的年代。
其中最亮眼的、奠定了中华几千年思想基调的一脉就是孔子所代表的儒家思想。
天不生仲尼,华夏万古如长夜。
而儒家思想就是一种道德哲学,构成了华夏后世绝大部分思想的内核,后来历代的中国思想家、政治家都无法绕开「道德」这一话题。
4.1 何为道德
但,何为道德?
要理解何为道德,那么首先要明确自由意志的概念。
简单来讲,每个人都拥有独立的自由意志。
一个人如果做出一个判断,那么就能以自由意志为分界,把排除自由意志的部分归为事实判断,把包含自由意志的部分归为价值判断。
事实判断产生事实命题,价值判断产生价值命题。
事实命题的集合最终导向科学。
价值命题则可以再依照是否属于在多人社会中互动产生的,而细分为个人偏好与社会偏好。
个人偏好可以发展出情感、艺术。
如果一种社会偏好取得了社会规范共识的地位,那么我们就可以称其为道德。
如果一种道德获得了司法机制的暴力背书,那么它就成了法律。
梳理之后如下图所示:
在此之前,我们曾花了许多篇幅来理清「道德」这个话题,有兴趣的话可以参考以下几篇文章。
关于道德的延伸阅读:
5. 道德的模因核
春秋战国的征伐战乱,也导致了思想的大碰撞,催生了百家争鸣的璀璨局面。
但这其中格外耀眼的、统领后来几千年中华思想基调的仅有孔子所代表的儒家。
常年战乱生灵涂炭,孔子试图唤起人们心中道德共识,按照「周礼」构建起一套类似于血缘关系亲疏之别、社会及政治关系高下之分而制定的礼仪和规范,以道德来约束暴力。
在孔子之前,中国文化尚未定型。
直到孔子之后,中华文化便形成了「道德」的模因核,使中华文明成为了区别于世界其他文明的一种类型。
至此,我们可以用三句话来概括华夏文明思想的核心:
第一,中国文化以「道德」为模因核,追求道德完善是人生的终极意义。
第二,中国人对道德内容的理解主要以儒家为主,而儒家思想是以家庭为中心的道德哲学。
第三,儒家道德是两千年来中国政治、社会制度的正当性根据和社会秩序的基石。
(本章节完,敬请期待下一节)
By HW君 @ 2019-0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