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HW君
- 华夏 | #0 中国哲学史序言
- 华夏 | #1 在历史之前
- 华夏 | #2 在孔子之后
- 华夏 | #3 世界文明的四种形态
- 华夏 | #4 先秦儒家思想的简述
- 华夏 | #5 儒家之影子的道家思想
- 华夏 | #6 名家与法家的简述
- 华夏 | #7 墨家与杨朱学派的消亡
- 华夏 | #8 独尊儒术与家国同构
- 华夏 | #9 汉代儒家的经典文本
- 华夏 | #10 家国同构与儒家天下观
- 华夏 | #11 魏晋玄学的兴起
- 华夏 | #12 玄学流派与常识合理
- 华夏 | #13 印度佛学的起源
- 华夏 | #14 佛学的十二因缘
- 华夏 | #15 大乘佛学的三种流派
- 华夏 | #16 佛教进入中国的三个阶段
- 华夏 | #17 禅宗与佛教的入世转向
- 华夏 | #18 宋明理学导论
- 华夏 | #19 唐代儒学面临的挑战
- 华夏 | #20 常识合理对儒学的重构
- 华夏 | #21 太极图与理学宇宙论
- 华夏 | #22 气论与天理
- 华夏 | #23 程朱理学的理与气
- 华夏 | #24 近思录与四书五经
1. 程朱理学的性即理
在宋明理学中,程朱理学认为「性即理」。
也就是宇宙间存在一个身为本源的「普遍之理」,是具体万物的「个别之理」的源头,万物根据「理」用「气」填充形成。
如果用太极图的说法就是,「理」是「太极」,「气」是「阴阳」,「太极」生「阴阳」,这是一种朴素的宇宙论模型,但我们姑且站在它的角度来看待。
在程朱理学中,一切理论推导都是符合「常识合理」思维模式的,所谓的「常识合理」就是「因为是这样,所以是这样;因为是常识,所以合理」,这是一种将因果链条切断并归结为常识的思维模式。
并且因为中华文明几千年来的儒生都没有处理好「自由意志」命题,导致了许多误读和争论。
「性即理」的概念一开始是程颐提出的,朱熹再将其总结,这一套概念非常混乱,不够明晰,特别是用文言文阐述之后带来了更大的混乱。
所谓的「性」在人身上就是人性,在物上就是物性,其实朱熹所说的「性」就是我们今天讲的「本质」。
虽然本站是一个「反本质主义者」,但我们不妨先接受这个概念。
朱熹是用「心、性、情」来阐述的,「性者心之理也,情者心之用也,心者性情之主也」。
在朱熹的理论体系中,「理」和「气」相结合产生了人的「心」。
我们常会被「心」这个词所迷惑,不妨翻译将其为「自由意志」或者「意识」。
在朱熹看来,对于一个人来说,「人性」就是「自由意志」的本质,而「情感」就是「自由意志」的外在表现。
对于程朱理学来说,一个人或者事物的「性」(本质)是由「理」来规定的,所以称为「性即理」。
这种「理」是独立于人的「自由意志」(心)的,是一种外部的秩序规范,源于「天理」。
我们现在再回来看这张图:
中华文明的思想框架由先秦的孔子所奠定,在近代之前所有的思想发展都未能脱离「道德」这一议题,也就是说,「道德」对于中华文明的儒生来说是所以理论最重要的议题。
如果程朱理学的「性即理」能够脱离「道德」这一议题的框架,即如果「穷理尽性」是穷尽排除了「自由意志」的自然之理,那么其实就是通向「科学」的一条路径。
但历史没有如果,近代之前中华文明的儒生的所有论述都没有离开「道德」。
2. 陆九渊的心即理
南宋的陆九渊根据孟子的四端说,提出了「心即理」概念。
孟子四端说的原话是「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陆九渊认为,作为道德规范的「理」不是一种外部的秩序,而是天赋予人心的不可泯灭的道德情感,人的违背理义的行为,是「心」受到外物的蒙蔽所导致,只要思考如何回到人「本心」,道德伦理的本义就能展现。
据此他还豪迈又中二地说「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
其实所谓的「性即理」和「心即理」争论的关键点就在于「自由意志」。
关于自由意志的延伸阅读:
「性即理」认为「理」是独立于人的「自由意志」的,人们需要从外界格物致知学习到「天理」。
「心即理」认为「理」是来源于人的「自由意志」的,个人可以靠自己内心领悟学习到「天理」。
陆九渊指责朱熹的格物致知、穷理尽性的修行方法过于「支离破碎」,而陆九渊自己的修行方法是直截了当、直指本心、「明心见性」。
此后,理学内部的「性即理」和「心即理」两种观点一直争论不休。
本站先搁置对这个争论的评论,等后面完整阐述了陆王心学之后再来与程朱理学对比,重新讨论这一争论。
3. 路线之争
儒家内部的第一次大争论的「鹅湖之会」,发生在朱熹和吕祖谦编写《近思录》前后。
朱熹和吕祖谦一起从福建会浙江,途径江西铅山,顺便逗留鹅湖寺,吕祖谦写信邀请江西金溪的陆九龄、陆九渊兄弟前来聚会。
当时「性即理」和「心即理」两派已壁垒分明,闽北、浙东、皖南的朱熹、陆九渊弟子和朋友,以及闻风而来的学者约几百人,旁听两派大师的会讲比试。
在吕祖谦的主持下,朱熹和陆九渊激烈地辩论了三天。
朱熹指陆九渊讲的「心即理」不能和佛学的「禅」划清界限,讲陆九渊的「六经注我」不去求知、穷理,还算什么修行。
陆氏兄弟则说朱熹,讲「性即理」,要去穷尽每一个理,那么每一个事物都有一个理,怎么样才穷得完,搞到头发都白了也弄不懂什么是天理。
两位大师唇枪舌剑,针锋相对,就是谈不拢,最后陆氏兄弟略微占了上风。
虽然朱熹和陆九渊辩论时互不相让,但他们互相欣赏。
鹅湖之会后,朱熹邀请陆九渊到那里讲学,讲题就是「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也就是君子懂道义,小人只懂利益。
陆九渊批判佛教为个人求解脱,就是「喻于利」,朱熹就非常赞同。
朱熹的思想又被称为朱子学,消化了佛学又与佛教划清了界限,因此对于中国和整个东亚的影响很大。
朱熹这个人是思想家,又常参与到政治中,皇帝本来喜欢理学,但不喜欢朱熹,于是朱熹受到打击,理学也禁过一段时间。
但后来因为朱熹的理学有利于政治,很快又成为显学,成为元、明、清三代的官方意识形态。
朱熹注的四书是科举考试的内容,读书人修行的方式也是「主敬」的格物穷理。
而陆九渊开创的「心学」命运不太好,主要原因可能有两个。
一个是佛教的禅宗在宋代还很兴盛,当时陆九渊的「心即理」跟禅宗太像了,这对于当时想要极力将儒学和佛教区分开来的儒生来说,缺乏吸引力。
关于禅宗的延伸阅读:
而另一个原因是,程朱理学已经构建了以「常识合理」为出发点的理论体系,但陆九渊并未构建出自己的一套体系,而只是在「心即理」观点上反驳程朱理学而已,没有真正形成「心学」的系统理论。
一直到明代中后期,程朱理学日益僵化,成为禁锢士人的思想牢笼,王阳明以「良知」作为出发点,才构建起了可以跟程朱理学相抗衡的心学体系。
(本章节完,敬请期待下一节)
By HW君 @ 2019-0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