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 | #4 先秦儒家思想的简述

 文 | HW君 

系列文章:


0. 轴心时代的中华文明

大约在公元前500年左右的时代里,有一些古文明发生了文化上的进步,形成了稳定的模因核,使得这几个古文明可以避免走向衰败灭绝而延续至今。

在这个被称为「轴心时代」的年代,不同文明中出现了一批新的知识精英,他们产生了追求超越现实生活的眼界和对理想秩序的追求,并以此试图改造世俗世界的秩序。

对于中华文明而言,这一时期便是征伐战乱的春秋动荡年代。

面对礼崩乐坏、生灵涂炭的春秋乱局,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家试图唤醒人们心中的道德良知,用道德约束暴力,以此奠定了后世中华几千年的思想基调。

本章节我们则先梳理一下秦朝之前的儒家思想脉络,即先秦儒家思想

 

1. 孔子的道德传统

面对春秋乱世,孔子主张「克己复礼」,即克制约束自己的行为,遵守周代礼仪。

在周代早期,「德」的内涵是基于宗法血缘关系的族群传统,指的是凝聚某一族群的共同神圣属性,同一姓氏的族群享有共同的「德」,而不是今天「道德」的含义。

在西周社会,只有贵族才遵守周礼的那些礼仪,普通庶民既没有自己的姓,也没有自己宗族,不需要遵守。

在春秋时期,孔子希望将原本只属于西周贵族的周礼推广到平民,并且扩展了「道德」的含义,孔子把周礼与周代贵族的宗族群体进行了剥离,落实到全社会每个人都应该追求和实践的道德中去。

我们再重温一下道德的准确定义:

在多人互动产生的社会偏好中,如果有一些偏好取得了社会规范和共识的地位,那么这类社会偏好就可以被称为道德

关于道德的延伸阅读:

」是孔子阐述道德的核心观念,孔子讲「克己复礼为仁」。

」由「人」和「二」两字构成,本意是指两个人之间讲礼仪、互相亲爱,即一种多人互动社会中的规范共识。

在征伐战乱的春秋年代,各诸侯国之间陷入霍布斯陷阱,最高暴力仍未垄断而处于寻锚状态,孔子看到生灵涂炭的景象于心不忍,希望世人都能够恪守一套规范共识(周礼),相敬相爱、讲礼仪,避免暴力泛滥。

即以道德约束暴力

关于霍布斯陷阱的延伸阅读:

于是「道德」经由孔子发展出了普遍性和可欲性,即它是人人可以理解的而非只是贵族专有,并且是人们想做就能做到的(可欲)

在孔子之前,「君子」多指社会地位高的人,在《论语》中「君子」获得了新的含义,指有道德高尚的人。

至此每一个中国人都可以从道德出发,遵守礼仪和追求道德完善,独立地思考人生意义、追求人生价值。

儒家思想奠定了中华文明的追求现世、个人内在道德传统,这与希伯来文明追求上帝救赎的传统是截然不同的。

「未知生,焉知死」

「未能事人,焉能事鬼」

「六合之外,圣人存而不论」

关于四种轴心文明的延伸阅读:

 

2. 孟子的儒学政治化

在春秋时期,孔子奠定了以儒家思想为中华文明核心思想的大框架。

而孟子则提出道德是向善的意志,从人性本善的角度强化了孔子对道德的论述,提出人人皆可向善,礼仪是道德的实践,并把符合道德的仁政作为政治统治正当性的标准。

2.1 人人皆可向善

孟子认为人性本善,每个人都拥有做出自由选择的意志和能力,能够做出「善」的选择。

即一个人是有自由意志的,他做出了「善」的决定,即是符合道德的。

因此追求道德的实现是可欲的(能够做到的),也是普遍化的,人人都能够做到。

每个人只要不断地选择向善的意志,不断修炼自身,就可以成为道德完备的君子。

2.2 礼仪是道德的实践

但是尽管如此什么才是「善」的仍然是很模糊的,于是孟子接着阐述,符合「礼」的即是善的。

即遵守符合君臣父子等行为规范和礼仪的,就是有道德的君子。

如果无礼,不符合道德,那就和禽兽无异。

孟子曾一度以此来骂杨朱学派的杨朱和墨家的墨子:「杨氏为我,是无君也;墨氏兼爱,是无父也。无父无君,是禽兽也。

孟子把道德强调到如此的高度,大骂不守礼的人与禽兽无异,在今天看来很荒谬,令人不舒服。

但实际上作为一种轴心文明的传统,却符合其应有的特点。

希伯来文明(犹太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将不追求灵魂救赎的人视为异端;希腊文明把理性视为人的本质,没有理性的妇女儿童都不算公民,不能参加公共政治。

孟子的人禽之辨,其实就是中华文明对于道德追求的极端化表现。

2.3 道德的政治化

孔子提出了一套以「君臣父子」关系构建的礼仪秩序和以「仁政」为内核的道德政治,而孟子进一步发展为一套仁政论,将道德政治化。

孟子说:「天子不仁,不保四海」,明确指出仁政是皇帝统治的合法性根据,推翻不行仁政的君主是符合道义的行为。

孟子认为,皇帝对百姓要行仁政,政治上要实现儒家伦理,而儒家伦理是等级制的,不仅家族内部要长幼有序,政治身份也要有尊卑贵贱之分。

其实这就是将儒家原本以亲缘家庭为核心的思想扩大到政治领域,即「君王-人民」关系应该类似于「家长-孩子」关系,这奠定了中华文明政治体制的大家长式政府的传统。

我们在《华夏 | #2 在孔子之后》中讲过,国家是一种垄断暴力的实体,它宣称在其领域内,只有它自己或经过它允许,才能对他人使用暴力。

其实这种「垄断的暴力」类似地出现于家庭系统中。

在一个家庭之中,家长对于自己年幼的孩子几乎类似于拥有绝对的控制权,即家长拥有「垄断的暴力」,但这不意味着家长就可以对自己的孩子肆意妄为,家长受到整个社会道德的约束,要其抚养孩子长大成人。

孟子将这种家庭中的「家长-孩子」关系扩展到政治领域,即将家庭的伦理道德政治化,以期望解决春秋战国时期征伐战乱的混乱局面。

即对于儒家来说,约束「国家」这个最高「垄断的暴力」的方式即是诉诸于道德

仁政是政权合法性的根据,如果不仁,便推翻这个垄断的暴力。

这在以后几千年岁月里的华夏大地上不断重演。

 

3. 荀子的性恶论

孟子认为人性本善,人只要遵从内心向善的自由意志可以推出道德规范。

而荀子则认为道德规范的根源不在于人心,而是外在的。

他提出了性恶论,认为人性本恶,要以外部确立的道德规范来约束、改造人性中的恶。

荀子认为,礼仪是圣人根据自己内心对道德的领悟而制定出来,而对于一般的生性恶之人,则必须通过学习、遵守这些圣人制定出来的规范才能净化向善的意志。

而本站认为其实孟子和荀子论述的不过是同一个东西的不同两面,不需要过分划分二元对立的性善或者性恶。

道德是一种处于多人互动产生的社会偏好,即多数人认为「善」的价值命题可以成为一种道德规范,那么A内心中的内部道德规范对于B来说就是一种外部的道德规范。

同样的也可以说对于某个个体C而言,除了该个体C之外的所有人心中的内部道德规范可以构成一个整体对于C来说的外部道德规范。

按照本站的术语来阐述即为,波普第三世界是波普第二世界的集合。

关于波普的三个世界的延伸阅读:

 

(本章节完,尽请期待下一节)

By HW君 @ 2019-03-31

guest
0 评论
内联反馈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