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HW君
- 华夏 | #0 中国哲学史序言
- 华夏 | #1 在历史之前
- 华夏 | #2 在孔子之后
- 华夏 | #3 世界文明的四种形态
- 华夏 | #4 先秦儒家思想的简述
- 华夏 | #5 儒家之影子的道家思想
- 华夏 | #6 名家与法家的简述
- 华夏 | #7 墨家与杨朱学派的消亡
- 华夏 | #8 独尊儒术与家国同构
- 华夏 | #9 汉代儒家的经典文本
- 华夏 | #10 家国同构与儒家天下观
- 华夏 | #11 魏晋玄学的兴起
- 华夏 | #12 玄学流派与常识合理
- 华夏 | #13 印度佛学的起源
- 华夏 | #14 佛学的十二因缘
- 华夏 | #15 大乘佛学的三种流派
- 华夏 | #16 佛教进入中国的三个阶段
- 华夏 | #17 禅宗与佛教的入世转向
- 华夏 | #18 宋明理学导论
- 华夏 | #19 唐代儒学面临的挑战
- 华夏 | #20 常识合理对儒学的重构
- 华夏 | #21 太极图与理学宇宙论
- 华夏 | #22 气论与天理
- 华夏 | #23 程朱理学的理与气
- 华夏 | #24 近思录与四书五经
- 华夏 | #25 性即理与心即理
0. 理学的分歧
朱熹的「性即理」和陆九渊的「心即理」争论的关键点就在于「自由意志」。
「性即理」认为「理」是独立于人的「自由意志」的,人们需要从外界格物致知学习到「天理」。
「心即理」认为「理」是来源于人的「自由意志」的,个人可以靠自己内心领悟学习到「天理」。
关于自由意志的延伸阅读:
鹅湖之会中,朱熹与陆九渊激辩三天,最后陆九渊的「心即理」略微占据了上风。
但后来朱熹的程朱理学成为了官方意识形态,而陆九渊开创的「心学」命运不太好,主要原因可能有两个。
一个是佛教的禅宗在宋代还很兴盛,当时陆九渊的「心即理」跟禅宗太像了,这对于当时想要极力将儒学和佛教区分开来的儒生来说,缺乏吸引力。
关于禅宗的延伸阅读:
而另一个原因是,程朱理学已经构建了以「常识合理」为出发点的理论体系,但陆九渊并未构建出自己的一套体系,而只是在「心即理」观点上反驳程朱理学而已,没有真正形成「心学」的系统理论。
一直到明代中后期,程朱理学日益僵化,成为禁锢士人的思想牢笼,王阳明以「良知」作为出发点,才构建起了可以跟程朱理学相抗衡的心学体系。
1. 道德与自然的混淆
王阳明的悟道故事,是从发现程朱理学修行的困难开始的。
王阳明格竹子的故事很有名,他年轻的时候曾对着竹子坐了几天几夜,后来病倒了,也没有格出竹子的道理来。
其实这件事情正体现了中华文明的儒生没有处理好「自由意志」,将「道德哲学」和「自然哲学」混淆在一起。
朱熹也有格竹子的故事,他听一位道士说竹子只在夜间生长,白天不生长,有一天他住在一个寺庙里,闲着没事,就晚上去量竹子,白天又量了一次,得出道士的话不靠谱。
我们再来看这张图:
中华文明最高价值的思想框架是孔子所奠定,是对于「道德」的追求,此后两千多年里所有思想的论述都没有离开「道德」这一议题。
而「道德哲学」议题是包含自由意志的,是一系列价值命题。
而我们今天所熟知的「科学」或者称「自然哲学」,是严格排除自由意志的,是一系列事实命题。
在朱熹理论体系中的「性即理」是说「天理」是独立于人的「自由意志」的,人们需要从外界格物致知来理解「天理」。
这种理念其实本身就是追求「自然哲学」(科学)应有的理念,但科学所追求的应该是排除自由意志的事实命题。
而程朱理学用对待科学的方法去追求「道德哲学」,也就是包含自由意志的价值命题,这就导致了走向「存天理,灭人欲」的死胡同。
「道德」是中华文明儒生不得不直面的一个话题,而没有将道德哲学与自然哲学区分开来,也产生了用处理道德哲学的方法来处理自然哲学的谬误。
这种没有将「自由意志」区分开,造成混淆的例子随处可见。
朱熹格竹子,并没有像现代科学那样做实验,而是对着竹子恭恭敬敬、静坐冥想,用心领悟具体的个别之理,然后再上升到天理,理解人世间的道德伦理,这就是混用了对待「道德哲学」的方式来对待客观的「自然哲学」。
竹子是一种没有自由意志的自然之物,一个人对着竹子冥想再久也得不出什么道理呀。
这种例子比比皆是,南宋作《梅花喜神谱》的儒生宋伯仁格梅花,观察到梅花有的花型很像一把扇子,就格出了这是儒家的教化天下,并赋诗一首来说明此意。
但梅花就是梅花,它是一种自然客观之物,我们需要用对待自然的方法,也就是今天理性的科学方法去认识它,而不是用对待道德的方法去认识它。
而中华文明儒生的思考框架一直在「道德」之中,对万事万物的研究学习都是为了成为道德完备的圣人。
用对待道德哲学的方式去对待自然哲学一定是会陷入困境的。
2. 致良知
王阳明年轻时格竹子格出病来,开始怀疑程朱理学的修行方法有问题。
二十年后他被贬到贵州时,在贵州的龙场镇领悟到「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也就是向外界事物寻求成为圣人的道理是一种错误,这就是著名的「龙场悟道」。
王阳明认为「天理」也就是成为圣人的方法根不是在外部,每个人的内心都有自由意志,自由意志向善就是「天理」的根据。
在王阳明看来,朱熹那种通过理解外界事物之理去了解天理,是错误的。
陆九渊讲「心即理」,但修行的方法不明确,到王阳明说「致良知」才是修行的正道,批评程朱理学的「性即理」和「穷理尽性」的修行是道德哲学的歧途。
而所谓的「良知」就是与天理相通的向善的自由意志。
简单来讲,阳明心学的两个要点就是「致良知」和「知行合一」。
与朱熹一样,王阳明也认为人的天性是善良的,不同的是,他说的「天理」就是我们人心中的「良知」。
所谓的明明德,就是「致良知」,也就是把人人都有的自由意志中的善呈现出来,就能辨别善恶是非。
王阳明把人心具有的怜悯羞耻等善良部分提升到「天理」这一本体论层次上来,又用「致良知」把人的道德社会实践和修身联结起来,形成了一个有两层次结构、自洽的心学理论体系。
从这种心学理论来看,王阳明认为,程朱理学那种主张恭敬的由外向内的格物修行方法,是搞错了方向,修行应该直截了当地转向内心的良知,由内向外推理。
当王阳明碰到一件事物,通过内心的「致良知」就可以了解它是善还是恶,根本不需要去「穷理尽性」。
王阳明还批评朱熹在孔子讲修行千年之后,在「诚」上面加了个「敬」,简直是画蛇添足,他认为修行以诚意的「诚」为主,根本不需要再加一个「敬」字。
而一旦开始了这一转变,那么儒生的修行就不需要去格物穷理,而是致良知。
人们只要「致良知」,听从内心向善的自由意志,根据良知来行动,就能做出符合儒家道德的行为。
3. 知行合一
王阳明还推出了心学的「知行合一」理论。
他的「知」和「行」并不是我们今日所了解的认知和行为的意思,「知行合一」也并非今日的「认知和实践应该统一起来」的意思。
王阳明的心学是一种基于自由意志的理论,其「知行合一」理论是涉及意识的,我们在《心理 | 意识领域的错误二元论》一文中曾有提到过类似例子。
举个例子,你现在正在看这篇文章。
即便你走了神,这些文字的图像仍然通过你的眼睛传输到了大脑,并在大脑形成神经元冲动(对图像的表征),这就是王阳明知行合一中的「知」,这里的知更偏向于「感知」的意思。
在感知到了这段文字之后,你对我的这段话做出了善恶的判断,认为这段文字价值观崩坏,这个思维过程便是知行合一中的「行」,这里的「行」并不是行为或实践的意思,而是「自由意志的指向善或恶」,可以理解为「价值判断」。
这其实也就是我们在《华夏 | #14 佛学的十二因缘》中一笔带过的「意向性」。
知行合一的「知」类似于佛学十二因缘中的「行」。
知行合一的「行」则类似佛学十二因缘中的「识」。
王阳明的「知行合一」中「知」指对一种事物的「感知」,「行」指「自由意志指向善或恶」。
他提出「知行合一」是指人们在感知事物之后,同时产生了「自由意志的指向善或恶」,也就是产生了对事物「善恶」的价值判断。
王阳明认为每个人都有良知之心,在感知事物之后就产生善恶的价值判断,两者是同时发生的。
心学的道德修行便是在「价值判断」出现时便用善的念头去压制恶的念头,将「自由意志指向善」,这就是「知行合一」,也就是如何「致良知」的具体方法。
今日的「知行合一」意思已被重新发展演绎,和王阳明原来的阐述有所不同,本站不作讨论。
(本章节完,敬请期待下一节)
By HW君 @ 2019-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