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 | #23 程朱理学的理与气

 文 | HW君 


0. 朱熹体系的形成

儒学是中国最重要的文化理论,先秦的孔子和孟子确定了儒学的核心价值,汉代宇宙论儒学虽然很宏大,但不仅不自洽,还陷入了迷信的困境。

隋唐以来,来自印度文明的佛教冲击了本土的文化思想,只有到了南宋的朱熹,才构建出第一个庞大而又自洽的儒学理论体系。

朱熹的理论雄心很大,他运用「常识合理」的推断方式,综合北宋五子的理论,构建出一个新的有两层次结构的儒学体系。

他需要整合以下的五个领域:

第一是周敦颐的理学宇宙论;

第二个是张载的气论,说明万物如何生成;

第三个是程颐的「性即理」,论证道德规范如何来源于宇宙秩序;

第四个是如何处理「静」和「敬」的修行方式;

第五个是道德实践过程的「中庸」原则。

需要强调的是,朱熹体系是符合「常识合理」的,也就是说人们可以依靠常识类比推理出来。

但是中华文明两千年来的儒生们都无法处理好「自由意志」这一命题,将「道德哲学」和「自然哲学」混为一谈,导致了用个人内部道德来外推想象客观世界的存在。

「程朱理学」显然也犯了这一错误。

但无妨,我们姑且先站在它的立场,看看它能够演绎出什么东西出来。

 

1. 理与本质

」是朱熹的道德哲学体系和修行方法的核心。

这个「理」既是一个包罗万象的「普遍之理」,也是万事万物具体的「个别之理」。

用朱熹的话就是「合天地万物而言,只是一个理,及在人,则又各自有一个理」,也就是世界上只存在一个绝对的「普遍之理」,这个「理」反应在不同的人身上,又显示出各自的「个别之理」。

对于这个「普遍之理」和具体的「个别之理」两者的关系,朱熹又说「万物皆有此理,理皆同出一源,但所居之位不同,则其理之用不一」。

也就是说世间的万物都含有这个「理」,万物的特性都是由「理」所规定的,千差万别的事物都是源于同一个「理」,这个「理」赋予每种事物各自不同的具体的「个别之理」,所以事物各有其特性及功能,这也就是程颐讲的「理一分殊」。

朱熹对于「理」的阐述借用了周敦颐的宇宙论。

在周敦颐的《太极图说》中讲「太极」来自于无极,而在朱熹的理论体系中,儒家道德里的「诚」就是天所赋予的「普遍之理」,也就是太极。

也就是在朱熹的理论体系中,「太极」就是「天理」,太极之上不能再有另一个本原,而「阴阳」就是「气」。

为了这种理论的自洽,朱熹删去了《太极图说》「自无极而为太极」中的「自」和「为」两个字,改成了「无极而太极」,这样意思就变成了无极就是太极,太极就是普遍之理,太极之上没有更高的本原了。

其实朱熹的这套理论体系里,他讲的所谓的「」,很类似于我们在哲学议题里常见到的「本质」。

 

2. 气与存在

我们从「常识合理」思维模式来推断,每一种存在物都有其具体的「理」,听上去是符合「常识」的。

朱熹在这一基础上,开始重新构建理学宇宙论,讲宇宙万物是如何生成的。

在朱熹的理论中,「理」是先于万物而存在的秩序,是规定事物应该成为什么样子的原则。

「理」就像制造具体物品的模具,「气」是制造物品的材料,把「气」填入模具,就会根据「理」所规定的样子而铸造出特定的物品来。

在朱熹看来,「理」是先于物的条理、秩序的规定性,「理」在「气」之前。

我们用「理」和「气」这两种我们已经习以为常的词语来讲这个逻辑会觉得混淆,换成哲学里专用的「本质」和「存在」概念就清晰明了很多。

朱熹的「」就是「本质」,「」就是「存在」。

在他看来,「本质」先于「存在」,也就是「理」在「气」之前。

朱熹曾说过在没有父子的存在之前,就已经有父子的关系了。

当然HW君自己是一个坚定的「反本质主义者」。

关于本质主义的延伸阅读:

在朱熹的体系中,「理」是规定事物性质以及它们之间关系的东西,例如,儒家道德中的孝是一种「理」,具体的父子血缘关系是「气」,道德实践就是去实现这个「理」而已。

也就是说,在朱熹看来,父子关系是「本质」,而具体的父子两人只是一种「存在」。

 

3. 道德规范如何来

朱熹用「常识合理」的思维方式来推断,因为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气」有清浊之分,所以这个「气」在填充理时,结果会有所不同,所以有的人聪明有的人愚钝,天赋不一样。

这种推论其实也是「常识合理」的弊端之一,所谓「常识合理」就是「因为是这样,所以是这样;因为它是常识,所以合理」。

用「空气有清浊之分」来类比推理「人有聪愚之分」,当然是可以这样类比。

但「空气有清浊之分」并不能成为「人有聪愚之分」的原因,这种「常识合理」的思维方式是中华文明的儒生一直以来都存在的重大误区,朱熹当然也不例外。

我们用今日的科学思维去看待,空气就是空气,跟一个人的聪明愚钝没有任何关系。

朱熹认为气填充理时,结果有所不同,但是源于天理规定的人的本性是相同的,这即规定了每个人的道德属性、人际关系和伦理秩序。

皇帝、臣子、家庭伦理的等级秩序统统来自于「理」,而「理」由「气」来填充。

当「气」代表物质创造万物时,「气」多了不行,少了也不行,当「气」代表实践和情感时,情感的变化也要恰如其分,避免过和不及。

 

4. 修行方法

为了对抗印度文明传过来的佛教,朱熹体系给出了一套与其理论相配合的修行方法。

周敦颐的「主静求诚」,到程颢、程颐的「定性主敬」,其实都是把佛教的追求「解脱」转化为儒生的追求「成圣」,但其实都没有讲清楚儒学应该有什么样的独特修行模式。

诚、定性、主敬」只是对应着《大学》里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八个条目中的「诚意、正心」两条,而朱熹体系则将其它六条和这两条统一了起来。

朱熹的理论有「理」和「气」二元,先有「理」后有「气」的结构,于此对应的修行方式也有两部分。

第一部分是排除欲望,去冥想「气未动」时的纯粹「天理」世界,这一环节继承自周敦颐的「至诚」和二程的「主敬、定性」,实际上也可以说借鉴了佛教修行方式。

第二部分是格物致知,必须读书博学、研究万物具体的「个别之理」,触类旁通,去理解每一具体事物之中蕴含着的那个「普遍之理」,也就是「天理」。

理解了儒家道德与天理的一致性,才能自觉地践行「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朱熹对弟子讲修行方法时,曾说过「半日静坐、半日读书」。

为什么要静坐?静坐是为了排除欲望(气)的干扰,冥想那个纯粹的天理世界。

为什么要读书?朱熹的读书求知是为了穷尽「理」,理解天理的普遍道德秩序。

由于修行方法和其「理学宇宙论」高度自洽,朱熹把《大学》开头三句话「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定位儒家的三纲领。

在朱熹看来,「明明德」第一个「明」是动词,「明德」是人从天理中感受到的光明道德。

因为每个人的不同气构成,有时会被蒙蔽变得昏昧,修行就是要「明明德」,以恢复原来的样子达到「尽夫天理之极,而无一毫人欲之私」的境界。

这也就是著名的「存天理,灭人欲」的来源。

就这样,朱熹从「存天理,灭人欲」的明明德,推出「齐家、治国、平天下」建立道德秩序的理想和修身实践。

其中有一点很有意思,那就是「读书」成为了一种修行方式。

假设,如果我们把「儒家」看成是与「佛教」并列的一种宗教,那么其修行方式的一大重点就是「读书」。

程朱理学作为一种儒学,如果我们换种视角,将它当作一种深刻地影响了中华文明的宗教,那么它在今日仍然是如此良好地运作着。

想想每年的高考吧,中国人的「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观念其实可以看做是一种教条或宗教信仰。

 

5. 统治正当性来源

朱熹建立在「常识合理」之上的理学体系,实现了从理论和修身实践高度自洽。

这不仅抗衡了当时盛行的佛教思想,也使得儒家伦理和皇帝权威重新获得了形而上的「天道」支持。

自汉代宇宙论儒学瓦解之后,皇权重新在儒家思想里找到正当性依据,「天不变,道亦不变」真正成为家国同构组织方式的可靠根据,儒学(理学)也成为了后来元、明、清三朝的官方意识形态

又因为朱熹体系的修行方法与佛教划清了界限,士人既可以在现实政治和社会中履行儒家伦理,又能追求道德理想境界,解决了士人安身立命的人生意义问题。

(本章节完,敬请期待下一节)

By HW君 @ 2019-06-01

guest
1 评论
最新
最旧 最多投票
内联反馈
查看所有评论
东
2022-05-20 16:07

朱熹的理和气似乎与亚里士多德的形式和材料更贴近,但是后者是基于理性探究,前者却是基于常识合理,这里仍然不自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