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 | #30 清代思想导论

 文 | HW君 


0. 清代思想前言

在清代,程朱理学仍然为官方意识形态。

清初清末作为官学的程朱理学曾受到过两次冲击,其中大多数人熟知的是晚清时期的程朱理学对西方现代文明冲击的回应,而对于明末清初的那段儒学思想的转变比较陌生。

明末清初儒生用「气论哲学」对理学进行反思和清算,催生了新思潮,形成了颇为独特的中国近代传统。

明末清初社会剧变时期形成的那些民间思想,沉淀二百年后,在十九世纪面对西方现代文明的冲击时被激活,成为接受现代思想的本土资源。

明末清初之际,出现了王船山、黄宗羲、刘宗周、顾炎武等有创新性的大思想家。

他们的思想并没有受到西方思想的影响,主要是儒学自身内部演化的产物,但对于清代思想和学术思潮的发展,对儒生修身方式都产生过重要影响。

特别是在晚清大变局中,王船山和黄宗羲备受重视。

清代思想大概包括下面这四个部分:

(1)作为民间的学术潜流之中国近代传统;

(2)清初及清末的经世之学和占据学界主流的考据学,两者可以统称为实学

(3)作为清朝官方意识形态的程朱理学;

(4)清代中后期的今文经学

 

1. 亡天下之痛

清兵入关对于华夏中原人士思想的冲击是史无前例的。

虽然历史上少数民族入主中原并不罕见,南北朝时期由诸多非汉民族建立了不同类型的国家,乃至唐帝国建立,李唐君主也有鲜卑血统,同时具有天可汗和中国皇帝两种身份。

元、清也是如此,一方面作为军事同盟共主的大可汗,统领蒙、藏、回各族;另一方面,是代表儒家天道的中国皇帝,建立官僚系统,统治汉人地区。

蒙元和满清对中国本土地区的征服和统治,除了武力之外,都是以程朱理学为统治正当性根据,推行科举制、选拔汉族官员,维持着家国同构大一统帝国的统治模式。

元、清两朝的政治阶层划分上,汉人都处于低等级。

但是,汉族人士对两个新政权的整体态度却判然有别,我们可以对比一下宋元和明清两次改朝换代之际汉族人士的不同反应。

 

1.1 被认可的元朝

往事已非那可说,且将忠直报皇元」这是大书画家、宋太祖王孙赵孟頫,在元世祖忽必烈殿前自表心迹的诗句。

金元之交的理学家郝经则说「能行中国之道,则中国之主也」,这也是汉族儒生仕元的根据,按照儒学以道德伦理为本位的普世主义,只要夷狄用夏礼,夷就是中国。

甚至有不少儒生求官是因为担心蒙古族的统治会造成「以豪侈粗戾变礼文之俗」,于是向元朝廷求官,用理学教化教化蒙古贵族,打算以夏变夷

直到明太祖朱元璋灭元,他在登基大典的祭文祝文中称「自宋运告终,帝命真人于沙漠入中国为天下主」,这里承认了蒙古人对中国的统治是受命于天。

 

1.2 被抗拒的清朝

而形成对比的是,明清变革之际,帝王死社稷,儒臣死守城、死封疆,不包括家属,殉明的士大夫就有三千八百多人,为历代之最。

未身殉而选择自我放逐的明遗民也为数众多,出现了历史上独具一格的明遗民现象。

这就让人觉得疑惑,为什么有这么多明儒不能像宋儒接受元朝那样,接受「能行中国之道,则中国之主也」的满清政权。

 

2. 明风苛刻

在宋元和明清这两个易代之际,儒生士风和操守观的大转变,有其政治和社会的原因,但从思想史来看,不能不说与程朱理学的普及和僵化有关。

程朱理学在元代成为官学,到明代中期已经陷入僵化,士人反感其对个人精神的钳制,纷纷转向陆王心学。

在宋明理学内部,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虽然有不同的道德论证模式,但都强调道统和天理的一致,士子维护道统(道德的正统)使命感也提升到天理层面。

如果我们把理学看作一种宗教,那么明清交替之际殉明的士人其实都可以看作是宗教的殉道者。

理学道德优越感的绝对化,使儒生在维护明王朝正朔,强调夷夏之辩,排斥草原民族入主中原上更执着,更注重名节。

儒学发展到理学阶段,儒家政治伦理多了一个「天理」层面,王权统治与天道秩序整合在一起,大大强化了君主统治的合道性。

就君臣关系而言,明代士人远不能与宋儒相比,宋儒尚可以「得君行道」(有才识的人得到明君的支持,从而实行自己的政治主张和计划),傲然以政治主体自居。

而明代到王阳明说「思不出其位」(考虑事情不超过自己的职权范围)时,士人已经开始避谈政治了。

从明太祖朱元璋开始,设厂卫监视言路,用廷杖、诏狱污辱官员,实施酷刑,对朝野士人严加监控、迫害,明儒施展治国平天下抱负的政治空间日益狭窄。

但尽管如此,就如同斯德哥尔摩综合征一样,明儒对皇帝和礼法的尊崇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

明代不仅是「人主用重典」(君主用严酷的刑法),而且士风也充满着戾气,以「平时有犯颜敢谏之士,则临难必有杖节死义之臣」为道德律令,在朝廷上议政时,动不动就以自杀言事,进行以死相逼的死谏,而到了王朝更替的时候,又主动殉明。

在明末的党争之中,士人把占据道德制高点看的比性命还要重要,除了被人们熟知的士人集团与阉党为立储之争,士人集团内部的不同派别,也因争道统之高下而不断分化站队。

明末的崇祯皇帝自杀前就曾痛心地说「东林党人误国」。

 

3. 改朝换代

明清之际的士人思想的另一个重要特征,是对改朝换代的看法发生了变化。

在先秦,孟子和荀子都曾以水和舟的关系来讲君臣关系,汉代之后的易姓革命、改朝换代是以汤武革命为根据,代表天命的新王朝取代腐朽旧王朝。

宋代以后,在常识合理基础上,理学消化了佛教,从天道层面强化了君权。

北宋二程已经开始质疑王者革命的有效性,苏轼则干脆否定了革命的正当性。

明太祖朱元璋曾下令删去《孟子》中关于革命的危险言论,进行言论管制。

易姓革命和民众造反的思想缺乏正当性基础,就容易造成王朝更替机制的失灵。

明末清初,李闯王李自成进京,崇祯皇帝自缢,本来是可以看做王朝循环、易姓革命中摧垮腐朽旧王朝的第一步。

但当时有许多士人认为明朝气数未尽,尚未到该亡之时,拒绝与起义军合作。

李自成进京之后无法建立新秩序,后来吴三桂引清兵入关,满人接替政权,易代最终是由满清贵族集团完成。

清军进入北京第三天,多尔衮以国殇礼仪厚葬崇祯皇帝,命官民服丧,并宣传江山并非得自朱明,而是取自乱贼李自成。

明清之际的朝代更替大概也就是三四十年,但满人入关后大肆屠城、留发不留头的剃头令,留给汉族儒生的心灵创痛和历史记忆是史无前例的。

许多儒生认为大明不该亡而亡,痛定思痛,思考明亡的原因。

顾炎武提出「亡国亡天下之辨」,认为汤武革命是亡国;而明亡是亡天下。

在明清之际的儒生看来,不是一姓之尊的朱明王朝亡了,满清的君临天下是三千年华夏伦理秩序的陨灭,天崩地解,日月无光。

这也就是那句在互联网流传许久的「崖山之后无中华,明亡之后无华夏」后半句的渊源。

当然那句话听听就好,最近共朝开始修官方的清史,延续华夏后朝出前朝史的传统,这不仅意味着共朝承认自己也是属于几千年华夏历史的一朝,也算是官方确认了清朝属于华夏的一员,「夷夏之辨」可以休矣。

(本章节完,敬请期待下一节)

By HW君 @ 2019-06-17

guest
1 评论
最新
最旧 最多投票
内联反馈
查看所有评论
trackback
2024-04-17 22:50

joker gaming

[…]check below, are some entirely unrelated sites to ours, however, they may be most trustworthy sources that we u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