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 | #7 墨家与杨朱学派的消亡

 文 | HW君 

系列文章:


0. 短暂的光辉

春秋战国是中华文明构建文化的模因核的时代。

诸子百家中的儒家率先实现了突破,在文化的倾向性上做了「追求现世的、个人内部的道德价值」的路线选择。

但在百家争鸣的局面中,孟子曾说过:「天下之言,不归杨,则归墨」,可见当时杨朱学派墨家的影响力的确大过儒家。

但为什么这两家学派在汉以后就销声匿迹了,只留下了短暂的光辉。

 

1. 墨家与集体主义

墨子晚于孔子。

面对礼崩乐坏、征伐战乱,孔子企图唤醒人们心中的道德价值,并回到道德实践的周代礼仪,即「克己复礼」。

而墨子则提出了不同于孔子的方案,是「兼相爱、交相利」、「非攻」、「尚贤」、「尚同」等比孔子的「克己复礼」更加多元、具体的方案。

墨家的主基调是强调集体,个人要服从于集体,集体内的个人要互相敬爱,互惠互利。

墨家的知识体系中有许多客观精神,《墨辩》中也有许多实用知识和科学思考,很接近古希腊文明的思想。

但墨家的的确确是衰落了,因为其不能适应当时的大环境,春秋战国之间争霸恶斗数百年,单一个「非攻」就是不可能实现的。

我们对比儒家和墨家在一些重要观念上的区别,就可以清晰地了解为何是孔子奠定了中华文化走向道德这一脉传统的基调。

1.1 知与仁

孔子的「」是个人道德意识的自觉,具有普遍意义,人人都可以求知,追求道德的完善。

墨子的「」,对应着不同地位的人意义不同。

天子的「知」是知自己能否治理天下;

三公的「知」是知自己能否辅佐天子;

诸侯的「知」是选择好的贤官;

……

孔子的「」是儒家道德的核心,讲「克己复礼为仁」。

儒家的「仁」由「人」和「二」两字构成,本意是指两个人之间讲礼仪、互相亲爱,即一种多人互动社会中的规范共识,指向道德的善。。

而墨子也讲「」,说仁是为天下兴利除害的工具,要做利于人的事,不做不利于人的事;

又说仁是一种衡量标准,它要求人不追求口舌身等感官享受,不做劳民伤财的事。

仁之事者,必务求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将以为法乎天下,利人乎即为,不利人乎即止。

且夫仁者之为天下度也,非为其目之所美,耳之所乐,口之所甘,身体之所安,以此亏夺民衣食之财,仁者弗为也。

可见在关键议题的「」与「」上,即在「什么是智慧」和「什么是善良」上,孔子提出了一套普遍的、明确的理论。

孔子认为能够分辨道德的善恶就是智慧,而克制自己遵守礼仪就是善良

这两者是普遍化的,人人都可做到,做到了就能成为道德完备的人,即道德是终极的价值追求。

而墨子对「」与「」的阐述则不普遍,没有超越具体个体的社会地位和身份角色,到达一个普遍化的层次,因此也无法成为一种具有普适性的价值。

1.2 天志与明鬼

孔子不谈怪力乱神,主张以个人的修炼来达到道德完善。

而墨子却认为天是有意志的,天的意志即是「天志」,天志具有判断善恶是非的能力,可以罚恶扬善。

天志一定会惩罚那些互相攻伐的君主和为恶做贼的人。

而鬼神会协助执行天志,所以一个人要顺应天意,明辨敬畏鬼神,这就是墨家的「天志」「明鬼」。

由上述的例子可以看到,墨家的核心思想并不明确,更像是一个大杂烩。

这些多而杂的思想就有点像今日的流行观点一样,时代一过,就容易被人遗落。

所以这也就是为什么具有核心思想的儒家最终凝聚成了中华文明的文化模因核,而墨家却消散在历史的角落里。

 

2. 杨朱与个人主义

杨朱学派叱咤一时,但杨朱说了那么多话,后世只记得他的一句「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也就是成语「一毛不拔」的来源。

现在只能从诸子百家的其他诸子文献去了解杨朱的思想,可见杨朱消亡得比墨家还彻底。

杨朱的主张主要是针对墨家,也就是全盘否定墨家,因此也可以说杨朱学派是「墨家之影子」。

墨子主张「兼相爱,交相利」,即世人之间平等爱戴,互相做互惠互利的事,并且墨子极其强调社会性,个人要让利给集体。

而杨朱否定了墨家,强调「为我」,墨子重社会、重功利,而杨朱则极其注重个人,社会在他那里没有意义。

春秋战国征伐战乱,杨朱认识到个人生命很短暂,生逢乱世,不知什么时候就死了,「知生之暂来,知死之暂往」。

杨朱觉得人活着,就要在有限的生命中尽可能地享受,「丰屋美服、厚味姣色,有此四者,何求于外」。

与孔子、墨子心系天下的忧患意识不同,杨朱提出了「养生」、「贵生」和「乐生」的理念,即要修养身体、珍惜生命、快乐地过日子。

杨朱的确是回到了个体,并赋予了个人的自然欲望的正当性,算是一种古老的个人主义萌芽。

但是杨朱并没有讨论到超越个体生死之外的终极价值是什么,没有能向儒家那样产生类似于「道德」追求的模因核,实现在文明倾向上的突破。

因此杨朱学派和墨家一样,汉代之后就很快衰落了。

(本章节完,敬请期待下一节)

By HW君 @ 2019-04-08

guest
0 评论
内联反馈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