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音乐是什么

 文 | HW君 


1. 从时域到频域

音乐是什么。

它是一种人们很熟悉,但是说不出来的东西。

起初在还没来得思考这个问题之前,我就已经被它牢牢吸引住了,以至于不再关心它到底是什么。

这种情况出现在很多概念上,很多人其实不知道「民族、国家、哲学、资本主义、儒家……」这些概念是什么,甚至也不必知道,但这并不妨碍他们能够很好地参与进这个社会协作中。

一个大学的物理学教授,可以完全不懂物理学的哲学解释而精通物理学的数学和实验。

国外的许多大学教授,是非常虔诚的基督教徒或穆斯林,当然这不妨碍他们一边迷信一边参与到科学研究中。

这就是社会协作迷人的地方,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抹平一些个体的差异。

 

当我还对这个世界懵懵懂懂的时候,像许多年轻人一样,会被音乐吸引住了。

在没来得及对音乐的概念所有理解之前,就已经对音乐非常了解了,我喜欢听歌,听了很多歌,自以为对音乐有所理解。

 

有一天我突然萌生了这个问题,音乐到底是什么?

那是个非常重要的时刻,它像是一种顿悟,让我对于这个早已熟悉的概念有了一种从未有过的新思考。

大学的时候讲「傅立叶变换」,把声音曲线从时域解析到频域,这对我来说是一个非常关键的视角切换。

对我而言,「音乐」这个概念在那一瞬间就被解构了。

要知道,意义从来不怕被否定,只怕被解构。

所有的声音波形都可以被拆解成许多单个正弦波的组合——这也就是为什么小小的耳机就能够给我们复现出多姿多彩的各种音乐的原因。

站在频域的角度来看,我们可以把能演奏美妙旋律的钢琴看成以下频率的组合:

也就是说中央C大调的标准音A(la)可以看成是一个震动频率为440Hz的波,当然不同的乐器可以有不同的音色,也就是可以有不同的谐波。

但为什么是440Hz呢?

它是被人为定义的。

可不可以不是440Hz呢?

当然可以,18世纪的亨德尔喜欢432Hz,莫扎特则钟爱422Hz。

也就是说,他们写的曲子在今天演奏起来会和他们原来的感觉有所不同——虽然大部分人也听不出其中的差别。

而如今的标准钢琴键盘也只是被人为定义的,除了440Hz,还可以是441Hz或者439Hz,甚至是444.444……

音乐的可能性远远要比我们今天熟知的这种标准更加广阔复杂。

我们今时今日的音乐家们,都只是在一个被我们自己划定的禁锢之中戴着镣铐跳舞。

音乐还有更多无穷无尽的可能性,因为频率其实是连续的,而不是离散的。

我们当今所熟悉的这些音乐频率组合,只是大自然中的声音种类的冰山一角。

 

从时域切换到频域看这个世界,很多东西会变得不一样,这种视角的转换对我的世界观的构建来说非常重要。

大学的时候,实验室里养了一只猫,师妹向大家征集关于名字的意见。

于是我们后来给这只猫起了个名字叫「傅立叶」。

 

 

2. 情绪的信息

从频率的角度来看音乐是什么,一切都一览无遗。

我们打开一首电脑中的一首MP3,其实就是操作电脑在读取一份文件。

其实音乐就是一份信息,一份特定频率组合成的信息。

 

但更具体一点,它是一种什么样的信息呢?

它是一种个人偏好。

哪怕是多么流行多么深入人心的某一音乐,都属于「个人偏好」。

我们可以称它为受到多人喜欢的「个人偏好」,但它仍然是「个人偏好」。

所以无论一首歌有多少人觉得好听,由于自由意志的存在,总有的人会认为这首歌不够好听,至少他觉得不好听。

 

我像许多普通的年轻人一样,不喜欢老一辈们喜欢的歌曲,觉得太土;也不喜欢太多人听的歌曲,觉得缺乏个性。

时至今日我的确产生了一些听音乐上的口味,喜欢听J-Pop,也就是日式流行音乐,但其实这个分类既不够流行,也缺乏个性。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音乐口味,并且会互相看不起。

但这种互相看不起其实并不会给我们带来什么困扰,反而会强化了我们这一代人自我认为的「独特」感觉。

我们并不怕其他人来否定我们对某一类音乐的偏爱。

但是,意义从来不怕被否定,只怕被解构。

 

我们在听音乐的时候,到底是在做什么呢?

是在获取一种信息罢了。

而这种信息能够唤起人们的情绪体验。

音乐家将自己的情绪赋予音乐之中,再通过机械波震动传递到我们的耳朵里,然后这些频率再被重新解析成情绪出现在我们的大脑里。

于是,HW君又确信了「信息本体论」的观点。

(本章节完)

By HW君 @ 2019-05-20

guest
0 评论
内联反馈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