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用 | #5 沟通的信息在何处失真

 文 | HW君 

本站「语用」系列文章讨论人类的沟通:


0. 人类沟通的信息学模型

我们在《语用 | #4 人类沟通的信息学模型》中提出了这么一个模型:

human_communication

图1. 人类沟通的信息学模型

本章节我们围绕这张图,讲讲人类沟通时信息在何处失真,以及如何失真。

 

1. 失真的两种情况

失真」是指电子电路中,信号在传输过程中与原有信号相比出现偏差。

人类「沟通」时信息也会发生失真,大体上可以分为两种情况。

 

1.1 信息丢失

假设我们有一个需要传输的信息:

①. A君要去B君家吃饭。

这个信息在传输到你那里的时候,可能会出现「失真」,变成下面或者这样:

②. A君要去吃饭。

③. A君要去B君家。

这类「失真」的情况我们称之为「信息丢失」。

信息丢失」的情况非常常见,在信息传递的每一个环节都可能发生。

 

1.2 引入噪声

另一种常见的「失真」情况是「引入噪声」。

还是那个例子:

①. A君要去B君家吃饭。

这个信息在传输到你那里时,可能会变成这样的情况:

④. A君今晚要去B君家和C君一起吃饭。

比较,多出了许多额外的信息,例如「今晚」以及「和C君一起」。

我们不关心多出来的这些额外的信息是否符合现实情况。

这里我们把当作标准,那么显然是「失真」的,我们称其为「引入噪声」。

 

当然,信息也可能变成下面这样的情况:

⑤. Λ焄楆詓β焄傢⒎飯。

我们将这种失真情况也视为「引入噪声」。

因为信息仍然包含了信息的全部意思,只是在此基础上又做了一次编码/转换。

对于熟悉火星文的人来说,很容易从中解读出的全部信息。

不过对于不熟悉火星文的人来说,他无法从中读取出的信息,因此对他来说看上去像是发生了「信息丢失」的失真。

但其实这里是因为「引入噪声」后,噪声掩盖了原本的信息,使其无法正常解读,因此才看上去像是「信息丢失」,但实际上信息并未丢失,只是被淹没在噪声之中。

我们可以继续换成这样的形式

⑥. A is going to B’s home for dinner.

只要以标准,那么我们认为信息和信息其实是同一回事,都是在上再做一次编码/转换,因此是「引入噪声」。

 

当然现实中「信息丢失」和「引入噪声」经常同时发生,例如:

⑦. A君要去C君家吃饭。

这里将「去B君家」的信息丢失了,然后引入了「去C君家」的噪声。

 

1.3 沟通信息的标准

到这里我们会发现,讨论一个信息是否「失真」,需要以另一个信息作为参考的「标准」。

而在语用学研究中,我们以「意图」作为「标准」,然后考察「感受」相对于「意图」来说是否失真。

human_communication

如上图所示  红底白字  部分,我们以个体A的  意图  为起始的标准信息(发送信息),个体B的  感受  为最终的接收信息

当然从个体A的「意图」到个体B的「感受」之间,还有很多中间形态的信息,例如数字信息A、模拟信息A、数字信息B、模拟信息B、外部模拟信息等。

在这些中间过程的传递中,信息都有可能发生失真

 

1.4 模数转换和数模转换

信息的「失真」常常会出现在「模数转换」和「数模转换」上。

其中,信息的「模数转换」更容易出现「信息丢失」,但不绝对。

而信息的「数模转换」则更容易出现「引入噪声」,但不绝对。

 

即图片中的「a3」「a5」「b2」「b4」这样涉及「模拟」-「数字」信号类型互相转换的阶段经常会产生信息的失真

 

 

2. 发送的失真

这张模型图会贯穿整篇文章,这里再引用一次:

human_communication

回忆一下《语用 | #4 人类沟通的信息学模型》中内容,箭头表示施加影响的方向,也指信息流动的方向。

而沟通的「失真」几乎在每一个箭头都可能发生。

 

我们从比较简单的「3周岁的宝宝因饥饿而哭泣」这个例子来展开讨论。

为什么这里我们要使用「3周岁的宝宝」,而不是其他。

「刚出生的宝宝」具有意识吗?很难讲,似乎他们只是在做简单的条件反射。

可以肯定「1周岁的宝宝」是有意识的,能哭会笑,能认人,有的已经可以喊爸爸妈妈,会和人玩耍,也会自己玩玩具。

但1周岁的宝宝可能还只会重复「妈妈」「爸爸」等词语。

而一般3周岁的宝宝表达能力已经比较完善,可以用简单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

所以为了便于讨论,我们这里使用「3周岁的宝宝」举例子。

 

为了便于讨论具体某个步骤,我们给每个步骤的开头都标上序列号,并在结尾附上其在图片中的箭头

 

①  一个3周岁、刚学会简单表达的小宝宝A,现在他饿了。

 

②  小宝宝A的身体(非意识)会告诉他的意识自己饿了,例如让肚子咕咕叫,让大脑感受到压力和焦虑。(a1)

 

③  于是小宝宝A的意识里出现了一个意图,我们可以将这个意图的信息解析为「我饿了,感觉很难受」。

这个「我饿了,感觉很难受」就是沟通的「标准信息」。

 

④  小宝宝A的意图我饿了,感觉很难受」进入语义网络A

因为小宝宝还在学习语言的阶段,这个语义网络A非常简陋,他只会使用简单的语法。

因此小宝宝A把意图转换为语义片段饿」,也就是他的脑海中出现了一个词「饿」。(a3)

 

⑤  小宝宝A想要将这个词说出来,于是他嘴巴张开,声带发出了振动。

因为小宝宝刚学说话,吐字发音不清晰,把「饿」发音成「」。(a5)

 

⑥  而大脑感受到的压力和焦虑也直接影响了小宝宝A的身体动作,让他哭了出来。(a4)

 

⑦  所以小宝宝A哇的一声哭了出来,边哭边说「」。(a6)

 

⑧  小宝宝A哭的时候,嘴巴不自觉地含着手指,这是身体(非意识)越过小宝宝A的意识直接影响身体做出的动作。(a2)(a6)

 

现在小宝宝A的意图,也就是标准信息我饿了,感觉很难受」被层层传递编码后发送到外部介质中,变成了屋子里的声和光。

那么它是在何处并如何「失真」的呢?

 

(2.1)首先是过程即图中箭头「a3」,也就是在将意图我饿了,感觉很难受」生成语义片段饿」这个过程里。

这个过程进行了一次「模数转换」,并且同时发生了「信息丢失」类型的失真。

初始意图​「我饿了,感觉很难受」丢失了一部分信息,变成了「饿」。

 

(2.2)在过程即图中箭头「a5」,也就是小宝宝将语义片段饿」加载为肢体语言时,头脑里的语义片段饿」变成了嘴巴发出的声音「」。

这个过程进行了一次「数模转换」,并且同时发生了「引入噪声」类型的失真。

 

(2.3)而过程即图中箭头「a4」,也就是小宝宝的意识直接影响身体让他哭了出来的这个过程,直接传递了「我感觉很难受」这一模拟信号

也就是说「我饿了,感觉很难受」这一标准信息,经由「a3」→「a5」,会发生「信息丢失」和「引入噪声」,导致形成「模拟信息A」时的失真

但是「a4」这一过程也对「我饿了,感觉很难受」这一标准信息进行部分编码转换,最终变成「模拟信息A」的一部分,也就是小宝宝哭了出来。

虽然「」因为「信息丢失」而不再包含「我感觉很难受」的信息,但是小宝宝「哭了出来」这个动作却包含(编码)了「我感觉很难受」的信息。

也即是,过程即图中「a4」,对过程「+」即图中「a3+a5」的信息,进行了一次「校验」。

a4」的这个校验,将「a3+a5」中丢失掉的「我感觉很难受」部分信息保留了下来。

不过这种保留也是有出现失真的,「「我感觉很难受」的意图」被转化成了「「哭了出来」的动作」。

 

(2.4)过程即图中箭头「a6」,也就是小宝宝A的身体做出了某个动作,这个动作对外界的声光等介质传递了信息。

这个信息是加载了「饿」这一数字信息的声光形式的模拟信息

在这一过程中仍然是可能出现信息失真的。

例如此时宝宝住的房子隔壁有工地在施工产生巨大的噪音,因此旁人根本听不清小宝宝发出的「」声,这属于「引入噪声」的失真。

并且此时正值傍晚,光线昏暗且没有开灯,我们也看不清宝宝的身体动作,这属于「信息丢失」的失真。

宝宝所表达出来的位于外部介质中的信息,就被淹没在噪音和黑暗之中,信息失真了。

 

 

 

3. 接收的失真

仍然是这张图:

human_communication

我们紧接着上文「3周岁的宝宝因饥饿而哭泣」这个例子来讨论接受过程中的信息失真。

这里的情景为「妈妈发觉宝宝哭泣」:

 

①  宝宝的哭声被妈妈B听到了,妈妈B跑过来看,小宝宝A手指着嘴巴在哭。(b1)

②  妈妈B在看到/听到这个场面之后,还没来得及思考立马变得紧张焦虑了起来。(b3)

③  妈妈B能意识到自己紧张了起来,但也有一些动作是她没有意识到的,例如此时有其他人在场,他们会发现妈妈B的腿一直在轻微地颤抖。(b6)

④  妈妈B虽然一下子紧张了起来,但她马上冷静下来,思考「宝宝A的「呜」是什么意思/ 宝宝为什么哭了/ 宝宝为什么用手指着嘴巴」。

这个过程是在语义网络B中进行的,妈妈B在思考之后,认为宝宝A表达的语义片段可能是「我的嘴巴受伤了,感觉很痛」或者「我饿了,感觉很难受」。

这里完成了一次声光语义片段的「模数转换」。(b2)

⑤  妈妈B没有办法确定宝宝A是「嘴巴受伤了」还是「饿了」,于是她再次查看了一下宝宝A,没有发现他嘴巴有受伤的痕迹。

于是妈妈B排除了「嘴巴受伤」的情况,那么语义片段重新校验为「我饿了,感觉很难受」。(b1)(b2)

⑥  在解析了宝宝表达的信息是「我饿了,感觉很难受」之后,这个语义片段会进行一次「数模转换」,变成一种意识中的直接感受,妈妈B的焦虑紧张感被稍微缓解了,因为宝宝A没有受伤,只是饿了,她只要马上给孩子弄一些食物就可以了,这个事情是她经常遇到的。(b4)

⑦  在意识到孩子没有大碍,只是饿了后,妈妈B的腿不再轻微颤抖了,当然这是我们基于上帝视角才知道的,妈妈B自己没有发觉这一点。(b5)

 

在这个场景中,我们弱化了信息的「失真」而强调了「校验」。

不过我们仍然可以讨论一下信息可能会在何处以如何方式发生失真

 

(3.1)首先是过程即图中箭头「b1」,妈妈B跑过去查看小宝宝A的时候,信息可能会发生失真。

如果此时隔壁有个工地正在施工,产生了巨大的噪音掩盖住了小宝宝A的「」声,那么就会产生「引入噪声」类型的失真。

如果此时屋子里光线不好特别昏暗,妈妈B没能看清小宝宝用手指着嘴巴,那么就会产生「信息丢失」类型的失真。

 

(3.2)在过程即图中箭头「b2」,即妈妈B将看到/听到的信息做一次「模数转换」提取成语义片段时,可能发生「信息丢失」类型的失真。

妈妈B可能只关注到小宝宝发出的「」声,而没有在意(但是她的眼睛的确看到了)小宝宝的手指着嘴巴,将其视为没有特殊意义的动作。

她也可能只的留在到小宝宝的手指着嘴巴,而没有在意(但是她的耳朵也的确听到了)小宝宝发出的「」声,将其视为没有特殊意义的发声。

这两种情况都会导致信息发生「信息丢失」类型的失真,不过在我们这个案例中,妈妈B避免了这个问题。

 

(3.3)在过程即图中箭头「b4」,即妈妈解读出小宝宝的信息是「我饿了,感觉很难受」之后,对此信息在意识中形成感受这一过程。

这一过程是一个「数模转换」,在我们的这个案例中这个过程并没有发生信息失真,不过我们可以构建一个失真的情况。

假设妈妈B已经解析出语义片段是「我饿了,感觉很难受」,但是她认为2个小时前她才刚给宝宝喂食过,所以宝宝「应该不是饿了」。

于是妈妈B最后的感受是宝宝在闹情绪,于是她试图安慰小宝宝A,而没有选择给他喂食。

这种情形下,信息就发生了「引入噪声」类型的失真。

 

(3.4)在过程即图中箭头「b3」,即妈妈B在听到/看到这个小宝宝A的哭泣之后,没来及经过语义网络的冷静思考,直接感受到焦虑紧张。

这种感受是像条件反射一样的,会让妈妈B的情绪直接发生显著的改变。

如果妈妈B没有经过后面语义网络的冷静思考,她可能会将这种场面的信息解析为「宝宝哪里受伤了」,从而出现了「引入噪声」类型的失真。

在我们的这个案例里,妈妈B确实出现了「引入噪声」类型的失真,不过她冷静地用语义网络进行思考,然后回过头再次好好查看了一下小宝宝,进行校验,最后修正了这种失真。

 

 

4. 严重失真的沟通

我们上面举的这个例子比较温和,虽然中间过程的确出现失真,但最后小宝宝A的意图还是比较准确地被妈妈B感受到了。

而有时候情况会变得复杂,沟通变得异常艰难。

我们再看一个沟通严重失真的例子。

仍然是这张图:

human_communication

我们假设有一对情侣, 女A男B。

情景是这样的,男生B和朋友一起外出吃饭逛街,中途没有回女生A的微信消息。

天色已晚,女生A有点担心也有点生气。

又过了许久,男生B到家了,女生A和男生B进行了一次沟通。

 

①  这里我们基于上帝视角,假设可以预先读懂女生A的意识里出现的意图是「我担心你的安全,并且我因「你没有考虑到我的担心」感到生气」,这是标准信息

 

②  当男生B回家后,等待许久的女生A终于抑制不住自己,对着男生B大吼「你怎么不回微信」。

这句话显然是经过语义网络处理过了的,其将意图转变为语言。(a3)(a5)

 

③  女生A有意识到自己的担心和生气,所以她在说「你怎么不回微信」这句话时,她的面部表情和说话声调都能反映出这种担心和生气。(a4)

 

④  还有一些肢体动作是女生A自己没有意识到的,例如她说那句话的时候用手指着男生B。(a2)

 

⑤  于是站在男生B的角度,他获取到的是在他刚到家后,女生A突然生气地用手指着他,并吼了一句「你怎么不回微信」。(a6)(b1)

 

⑥  女生A的表情和动作首先绕过了语义网络直接激怒了男生B,让男生B觉得莫名其妙受到指责。(b3)

 

⑦  然后男生B语用语义网络解析「你怎么不回微信」,解析得到的结果是女生A表达「我要你回微信」。(b2)(b4)

 

⑧  于是男生B看了一下微信,微信上面没有说什么重要的事情,于是他觉得更加恼火了,认为女生A在无理取闹。(b1)(b2)(b4)

 

⑨  于是女生A的意图我担心你的安全,并且我因「你没有考虑到我的担心」感到生气」,

最终被男生B感受为「因为你不回(无关紧要的)微信,所以我要发脾气」。

 

所以我们看这两个信息:

(A)标准信息(意图):

我担心你的安全,并且我因「你没有考虑到我的担心」感到生气。

(B)接受信息(感受):

你不回(无关紧要的)微信,所以我要发脾气。

在这个沟通中,信息是不是「失真」得有点严重。

 

那么责任在谁身上呢?

这个问题不是一个好问题,因为这是一个沟通的互动系统,我们不能随意将其切割成独立的部分。

造成这次沟通信息失真的原因,发生在信息传递的各个链条上。

有些地方发生了「信息丢失」,有些地方发生了「引入噪声」。

这些错误被层层传递放大之后,最后产生了非常严重的偏差。

 

 

5. 无损信息

也不是所有的沟通信息都会出现失真。

像第3小节中「妈妈发现宝宝哭泣」的例子中,因为中间有了一些成功重复校验的步骤,信息就没有或很少发生失真。

 

除了校验,我们也可以构造一些比较极端的例子,找到一些在传输过程中几乎「无损」的信息。

例如这样的情景:

数学家A说出意图1+1=2」。

数学家B聆听并准确感受到「1+1=2」。

 

在这个例子里,信息几乎没有发生失真的情况。

因为「1+1=2」这个信息本身就是非常抽象的数学信息

它由数学家A的语义网络中构造出来,然后借助数学家A的声带振动,加载在模拟信息(声音)上。

而数学家B听到这个加载了数字信息模拟信息(声音)之后,提取出了其中的数字信息1+1=2」。

这其中涉及到「模数转换」和「数模转换」不会导致「信息丢失」或者「引入噪声」。

即可以规避箭头「a3」「a5」「b2」「b4」过程可能造成的失真。

 

同时,无论数学家A是怒吼着喊出「1+1=2」,还是愉快地唱出「1+1=2」,或者阴阳怪气地嘀咕「1+1=2」,都不会改变这个信息的含义。

也就是说箭头「b4」「b3」过程造成的失真也被规避掉了。

 

5.1 语义网络的差异

但这样的沟通信息也无法做到可以在传输过程中百分之百无损,完全避免失真

我们至今为止的讨论,默认的前提就是人和人之间的「语义网络A」和「语义网络B」是相近相似的。

当「语义网络A」和「语义网络B」具有非常大的差异,大到我们无法忽视时,这个沟通就几乎是一定会失真。

 

例如数学家A说「1+1=2」,然后小宝宝B挠挠头不知道数学家A在说什么。

又例如一个程序员A说「1+1=10」,然后另一个不懂得二进制的小朋友B无法理解程序员A在说什么。

 

如果语义网络A比较广阔,能够覆盖住语义网络B

例如数学家A的语义网络覆盖了小宝宝B的,又或者程序员A的语义网络覆盖了小朋友B的语义网络。

那么语义网络较广阔复杂的一方能更容易理解语义网络较狭窄简单的一方。

就像数学家A更容易理解小宝宝B。

反过来小宝宝B比较难解析数学家A的说的话。

 

 

6. 避免信息失真的方法

当然我们的日常沟通内容非常丰富,大部分时候不会是在讲「1+1=2」。

我们总会遇到沟通中信息可能失真的问题。

 

避免失真的方法由多个方面,从信息发送者来说,可以有这几点:

(1)更清楚地解析自己的意图。(a3)

(2)更条理地表述自己的语义片段(语言)(a5)

(3)注意自己语义片段之外的信息,例如表情/神态/肢体/语调(a4)

(4)注意沟通环境/场合/背景对于信息的影响。(a6)

(5)扩充丰富自己的语义网络

 

而从信息接收者来说,可以有这几点:

(1)更准确地提取对方信息的语义片段(b2)

(2)更清晰地解析语义片段的意义。(b4)

(3)注意语义片段之外的信息对自己意识的影响,考察这些影响是干扰了还是校验语义片段的信息。(b3)

(4)注意沟通环境/场合/背景对于信息的影响。(b1)

(5)扩充丰富自己的语义网络

 

最后关键的是,需要沟通的双方一起努力。

仅凭一方没有办法达成。

如果A坚决地拒绝沟通,那么即是B有再高超的沟通技巧,B也无法了解A的意图是什么。

这是「自由意志」的特性。

(本章节完,敬请期待下一节)

By HW君 @ 2020-12-24

guest
0 评论
内联反馈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