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 | 从凯恩斯到货币主义再到MMT,宏观意识形态的变迁

 文 | HW君 


0. 宏观经济学的变迁

好久不见,我终于又有足够多的时间可以更新了。

接下来我会打算写这么三篇文章:

(1)信用货币范式下的美元霸权史

(2)信用货币范式下的日本泡沫经济崩盘始末

(3)信用货币范式下的人民币扩张之路

 

这3期属于区域货币发展史,但是在这3期之前我觉得有必要先探讨一些更加底层的逻辑,也就是整个「宏观经济学」学科的范式转换。

这是为了让我们快速搭建起一个「宏观经济学」的知识框架,以便于接下来的讨论。

因此这一期我们的话题是《从凯恩斯到货币主义再到MMT,宏观意识形态的变迁》,它是后续文章的铺垫。

然后在三期货币发展史之后,我们会接着从哲学的角度来重新探讨当前的「宏观经济学」理论的一些细枝末节。

这就是目前我对「金融」话题的写作安排,后续可能会有所修改。

虽然觉得这个内容规划还不是很优雅,不过先做起来再说,来日方长。

 

那么在开始之前我们要问,「宏观经济学」到底是什么呢?

它其实是「帝王之术」。

「宏观经济学」研究的是国家经济,它从国家统治者的视角来看待经济现象,目的是追求经济稳定,实现国富民强。

 

按照时间先后,近百年来的全球「宏观经济」大致上可以划分为几个阶段。

在不同的阶段里,人们遇到了情况不同的问题,而为了回应这些问题,学者们发展出了不同的理论,来处理这些不同时代的具体问题。

「宏观经济」的四个阶段主要是:大萧条大滞涨大缓和大衰退

我们将其放在时间横轴上,并将「大萧条」之前的资本主义早期阶段称为「古典时期」。

而对应的时间竖轴上的「经济学理论」分别是:古典经济学凯恩斯主义货币主义MMT

它们各自回应了不同时期的宏观经济的主要矛盾。

 

当然这是一个过度简化的划分,宏观经济学的派系是非常复杂和混乱的,远没有这么简单,并且这里包含了许多我个人的主观看法。

有很多人会反对这个划分,但今天我们只是想要初步建立起一个讨论框架,所以会按照这个思路来讲。

 

这里要强调的是,虽然这些理论都是偏学术性质的,但它们会影响某个时期的执政者的决策。

但是执政者也并不会采用单一的极端理论,而基本上都是秉持「实用主义」灵活应对,不受限于条条框框。

你会发现,一个官方经济决策团队之中,不同技术官员会有不同的意识形态偏好,有的人更倾向于凯恩斯,有的人喜欢货币主义,也有的人赞同MMT,五花八门。

但是在特定时期内,某些类型的意识形态会比较占上风。

而我们这一期的研究脉络,其实就是这些宏观经济学的「意识形态底色」。

按照这个思路,才不会迷失在各种技术细节之中。

 

 

1. 从重商主义到古典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起始于「大萧条」,在「大萧条」之后,才诞生了现代意义上的「宏观经济学」。

所谓的「大萧条」,是指始于1929年发生在美国的经济危机,随后其扩展到全球,最终很大程度上诱发了第二次世界大战。

但在「大萧条」之前的「古典时期」也是有经济学理论的,我们称之为「古典经济学」。

这里我把亚当·斯密的《国富论》作为「古典经济学」的开端,而在「古典经济学」之前还有一个「重商主义」,后面我们都会简单分析一下。

 

「古典经济学」的论调也就是我们熟悉的「市场有看不见的手,经济可以自我调节」,这是它的意识形态底色。

那为什么「古典经济学」的核心论调会是这样呢?

这是有它的时代背景的,它的观点是为了回应当时的英国社会问题。

我们之前在《经济 | 货币主义的帝王之术》里有涉及到这个话题,不过那一期主要是从劳动和资本的角度来分析,这里再回顾一下。

 

「古典经济学」提出的背景是什么呢?

当早期的资本主义伴随着工业革命,开始在英国萌芽时,彼时欧洲的封建社会是一个非常封闭、等级森严的结构。社会流动性很低,呈金字塔状。

那时法国是欧洲的中心,国家强大、君王圣明、贵族优雅,封建秩序井然有序,俨然一幅大国气象。

全欧洲都以效仿法国为荣,法语是上层社会的通用语言。

 

在此时,如果从旧欧洲大陆的封建秩序去看英国社会,那么只会看到一个堕落、变形、不像话的社会,国王没有国王的样子,贵族没有贵族的样子,暴发户横行,简直就是「礼崩乐坏」。

而亚当·斯密写《国富论》,是要论证此时的英国社会并不是「礼崩乐坏」,而是充满新生力量的资本主义自由经济,「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会使英国经济蓬勃发展,国富民强。

因此「政府」则要管住的「看得见的手」,「政府」应该把权力让渡给「市场」。

这就是「古典经济学」的意识形态底色。

 

 

1.1 供给、需求、货币

有的朋友可能不满意这种偏向于政治视角的回答,所以我们也分享一下它的技术细节。

「古典经济学」其实讨论了这么三个概念,「供给-需求-货币」,当然我们也可以将它们近似理解为「生产-消费-储蓄」。

 

在「古典经济学」之前,英国的经济理论是「重商主义」。

「古典经济学」和「重商主义」之间最大的分歧,那就是对货币的态度。

 

「重商主义」认为「金银即财富」,所以鼓励出口严控进口,经济发展以积累货币财富(金银)为目的。

而以「萨伊定律」为代表的「古典经济学」,反对「重商主义」对货币的这种看法。

 

「古典经济学」认为货币只是交易的手段,本身一点价值都没有,货币是中性的。

经济的重点不在于积累货币(金银),而是在于经济中各种生产和消费的活动,其中最重要是供给(生产)。

也就是对于「供给-需求-货币」这一组经济学家们关心的概念。

「重商主义」认为货币最重要,经济发展以赚取更多的「货币」为目的,国富民强的标志就在于国家和人民能够积累足够多的货币,在当时就是金银等贵金属。

 

而「古典经济学」则反对「重商主义」,认为货币只是交易媒介,金银本身没有价值,国家经济发展的重点在于促进繁荣的「生产-消费」活动。

其中「生产」要比「消费」更重要,在「古典经济学」看来,国富民强的标志在于国家和人民能够生产出足够多足够好的商品。

 

当然,这中间还有非常多细枝末节的论述,并且因为时代的局限性,有很多当时的理论放到现在其实并不能逻辑自洽,所以这里我们不继续深挖。

但是「古典经济学」中有一个比较重要的观点,那就是:「供给会创造需求」。

这个观点是在「1929大萧条」之后凯恩斯所想要反驳的,我们后面会再分析。

 

上述对于「供给-需求-货币」的细节讨论仍然是技术性的。

而「宏观经济学」其实是帝王之术,我们要站在国家统治者的角度来待看问题。

站在国家统治者的视角来看,「古典经济学」的意识形态底色就是,「政府」应该把权力让渡给「自由市场」,这样才能实现国富民强。这也是为什么「古典经济学」的意识形态部分会被叫做「古典自由主义」的原因。

 

 

2. 大萧条 -《通论》与凯恩斯主义

我们一般会认为,「宏观经济学」的诞生,以凯恩斯在1936年出版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为标志,后面简称《通论》。

而为什么凯恩斯会写《通论》呢?

因为在1929-1933年美国发生了一场经济危机,我们称其为「1929大萧条」。

这场经济危机最终席卷了全球,甚至很大程度上诱发了第二次世界大战。

 

而对于「1929大萧条」的反思,催生了凯恩斯的《通论》,并诞生了宏观经济学的「凯恩斯主义」。

那么凯恩斯在1929大萧条期间看到了什么呢?

他看到了美国经济的供给过剩,但是需求却不足,生产力非常发达,但是没有人来买单。

在我们国内有个流行的说法叫「资本家倒牛奶」,当然这个说法比较片面。

 

我们前面说了,在「供给-需求-货币」这一组概念里,「古典经济学」认为供给(生产)是最重要的,国富民强的标志在于国家和人民能够生产出足够多足够好的商品。

而1929年的美国确实有着非常强大的生产力,可大萧条还是发生了,出现了严重的经济危机。

亲身经历大萧条的凯恩斯认为当时市场的供给没有问题,可是没有需求,东西都生产出来了,但没有人进行消费。

 

为什么没有人进行消费呢?

因为1929年就业市场出现了大规模的失业,许多人没有了收入,所以也无法进行消费。

而因为没有人消费,企业亏损倒闭,造成了更多的人失业,更多的失业又反过来造成更少的消费,最终形成恶性循环,引发大萧条。

于是凯恩斯从这个角度切入,来反思以「萨伊定律」为代表的「古典经济学」。

 

「古典经济学」的「萨伊定律」认为,供给会创造需求,市场总能自我出清。

凯恩斯认为这个观点不全面,他认为「古典经济学」描述的这个状态是一个特例。

因为「古典经济学」预设了人们总能够找到工作,达成所谓的「充分就业」,但现实并不如此。

因此凯恩斯把自己的书名叫做「通论」,意思是他想提出一个更加普遍通用的理论。

 

在1929大萧条里,凯恩斯看到了「供给」过剩,而「需求」不足,「就业」出现问题。

那么要怎么解决这一问题呢?

这里凯恩斯把「需求」拆分成两个子项目,「总需求」=「消费需求」+「投资需求」。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视角转换,那就是「投资≈消费」。

因为「投资」和「消费」的行为模式是一样的,它们都是在花钱。

我们可以把消费当作预期收益为0的投资,或者把投资当作预期收益为正的消费。

 

举个例子, A买了一辆车,用来家用代步,遮风挡雨,买车对于A来说是一笔「消费」。

而B也买了跟A一模一样的一辆车,但B买它是用来拉货和见客户,去赚更多的钱,那买车对于B来说就是一笔「投资」。

但这两者的行为是一致的,都是花钱买车,它们在市场上都表现为一种需求。

在凯恩斯看来,前者为消费需求,后者为投资需求,这两种需求加起来就是社会的总需求。

 

然后我们再考虑进来「就业」的因素,看看这两种需求与就业的关系。

「消费需求」会受到「就业」情况的影响,只有在充分就业和薪资提高之后,人们才会产生更多的消费需求。

而「投资需求」却可以创造「就业」,例如企业家花钱投资了一个新的工厂,那它会创造出更多的就业岗位,这些就业岗位上的人们拿到薪资之后,才会产生后续的「消费需求」。

 

这个说法套用在上面A和B买车的例子上也是成立的。

我们可以把B买车看做是一笔投资,B雇佣了自己,为自己提供就业。

B在赚到钱之后就会有更高的消费能力,因此带动了消费需求。

也就是说,「投资需求」可以带动「就业」,而「就业」提升之后会带动「消费需求」。

 

因此面对大萧条的供给过剩和需求不足,凯恩斯认为国家为了避免这种悲剧,可以尝试去刺激提高社会的「投资需求」,从而打破那种「需求不足-供给过剩-失业增加」的恶性循环,这就是凯恩斯的理论基础。

而后来发展出来的「凯恩斯主义」则是对凯恩斯的这种观点的一个推论。

当面对「供给过剩需求不足」时,国家可以直接用「财政政策」逆周期增加「投资」,从而拉动「投资需求」。

这样可以平抑经济周期的波动,确保市场能够接近「充分就业」,从而带动「消费需求」,最终达成「供给-需求」关系的稳定,避免再次发生1929年大萧条的悲剧。

 

而从这就可以看出「凯恩斯主义」的意识形态底色,它一反「古典经济学」中「国家」应该放权给「自由市场」的立场,强调「国家」应该积极参与到市场中去,进行宏观经济调控。

 

 

2.1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

同样的,有的朋友并不满足于这样的一个政治角度的简单回答,因此我们也谈谈一些技术细节。

其实我们熟悉的「凯恩斯主义」,和凯恩斯本人在《通论》里的主张是有出入的。

「凯恩斯主义」的重点在于国家实施直接拉动投资的「财政政策」,但凯恩斯在《通论》里着重讨论的其实是「货币政策」。

 

这里先讨论一下什么是「财政政策」,什么是「货币政策」。

我们可以把国家当做一个参与进市场的公司,那这个公司的收入是税收,支出就是财政。

财政支出其实就是国家花钱,而花钱这个行为也表现为一种「需求」。

 

其实按照刚才说的「投资≈消费」的逻辑,它既可以看成「消费需求」也可以看成「投资需求」。

这就是在「凯恩斯主义」中,国家的「财政政策」可以拉动「投资需求」的逻辑。

 

那「货币政策」又是什么呢?它也是国家影响经济的一种方式。

市场中存在着一类很特殊的机构,叫做银行。

如果我们把银行也看做一个公司,那么它生产和销售的商品就是货币。

 

而国家又控制着最重要的中央银行,央行是银行的银行。

央行可以调控市场中流通货币的总量,以及货币的利率,也就是央行可以影响货币的数量和货币的价格。

并且央行对货币的影响力几乎最大,而这种影响力能够改变市场中的「供给-需求」关系。

而这种国家经由央行实行的有关货币的政策,就叫做「货币政策」。

 

在「凯恩斯主义」的逻辑下,「财政政策」可以直接影响市场的投资需求。

而「货币政策」则通过影响货币的数量和价格,间接地影响市场的需求。

 

那介绍完「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概念,现在我们再回过头来看凯恩斯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它到底是讲了些什么呢?

其实要点都在书名上了。

首先是「就业」,这部分和我们刚才讲的一致,这里再不厌其烦地重复一遍,

凯恩斯认为「古典经济学」的「供给会创造需求」的假设,只有在「充分就业」的情况下才成立。

 

而现实情况中的经济并不总是处于「充分就业」,总会有或多或少的失业现象存在。

因此「供给总会创造需求」就不成立,市场并不会达成自我出清。

在这种情况下,凯恩斯将需求拆分成「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两类。

其中「投资需求」可以增加「就业」,增加「就业」之后又会带动「消费需求」。

因此国家可以尝试去刺激并提高社会的「投资需求」,以调控宏观经济。

到这里仍然和我们刚才讲的「凯恩斯主义」的思路是一致的。

 

但是在《通论》里,凯恩斯认为国家应该如何来影响「投资需求」呢?

答案就藏在《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书名的第二个部分「利息」。

凯恩斯认为国家可以通过让央行增加货币供给,降低利率,把过多的货币储蓄逼出银行体系,将其转换为「投资需求」,从而带动「就业」,最终形成有效的「消费需求」。

 

简单来说,为了增加「投资需求」,凯恩斯在《通论》里给出的答案就是「央行降息」。

《通论》认为央行降息,可以刺激市场的私人投资需求,带动就业并最终推升消费需求。

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说,凯恩斯在《通论》其实更多的是在讨论「货币政策」,而不是「财政政策」。

而后来的「凯恩斯主义」其实是从凯恩斯的理论中得出的一个推论。

 

既然都是要刺激需求,那么站在统治者的角度来看,与其透过央行来进行间接的刺激,那不如国家下地干活,用「财政政策」实施直接的国家投资,可以更快达到拉动需求的目标。

 

而这种思路在1929大萧条之后的「罗斯福新政」的实践中,得到了一系列成功的验证。

因此后来的「凯恩斯主义」会更偏向于强调使用「财政政策」来拉动投资需求,而「货币政策」则是用来配合「财政政策」的。

从1929大萧条一直到1960年代,强调「财政政策」的「凯恩斯主义」似乎一直都运行良好。

 

而凯恩斯在《通论》里其实有一些关于「货币政策」的有趣的预言。

凯恩斯预言,虽然降息可以刺激投资,但如果利率跌到一定水平,央行可能会失去对于利率的控制。

这其实就是今天在日本和欧洲这些实行零利率甚至负利率地区,遇到的「流动性陷阱」的问题。

并且凯恩斯还推论,如果利率低到一定水平,那么政府似乎就可以无成本地从央行借钱。

而这个推论其实就是当下流行的「MMT」理论的主要假说或主要观点。

当然,这些东西我们后面还会再聊到。

 

 

3. 大滞涨 – 货币主义与美联储的神话

从1929大萧条一直到战后的1960年代,宏观经济学的主流认识一直都是「凯恩斯主义」。

其中「财政政策」是国家的主要逆周期调节工具,「货币政策」则是用来配合「财政政策」的。

 

到这里我们从「意识形态」的视角回顾一下。

宏观经济的意识形态有两种偏好,一边是自由市场,另一边则是政府干预。

 

在古典时期,「古典经济学」要求国家让渡权力给自由市场。

所以「古典经济学」的意识形态部分也被称为「古典自由主义」。

 

而「凯恩斯主义」的出现,则让国家重新成为了市场中的一个重要玩家,将原本放手给「自由市场」的权力又收回了一部分。

因此「凯恩斯主义」的意识形态部分也被称为「革新自由主义」或者「社会自由主义」。

这里的「革新」的意思就是要改革「古典自由主义」,国家重新收回权力,主动干预经济。

 

而我们今天其实还经常听到一种意识形态,叫做「新自由主义」。

「新自由主义」里的「新」是「复新」的意思,也就是回到「古典自由主义」。

它是对于「凯恩斯主义」的反叛,认为政府的手伸得太过了,国家权力应该重新让渡给自由市场,它主张小政府,反对国家干预经济。

而奉行「新自由主义」的宏观经济学派就是「芝加哥学派」,这一派大概是在1950年代开始活跃。因为从二战结束到1950年代,战后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私人资本也开始抬头,其诉求就是希望过国家不要管得太多。

在「芝加哥学派」中,对后来宏观经济学影响最大的是以米尔顿·弗里德曼为代表的「货币学派」,也叫「货币主义」。

这里我把1963年弗里德曼出版《美国货币史》作为「货币主义」诞生的标志,弗里德曼在这本书里重新诠释了1929大萧条。

而「货币主义」最终能够力压「凯恩斯主义」成为宏观经济意识形态的主流,则源于从1970年开始发生的一系列宏观经济事件。

 

1970年代美国经济发生了非常严重的「停滞性通货膨胀」,经济发展停滞,但物价却一直上涨。

从大萧条到1960年代一直顺风顺水的「凯恩斯主义」,无法解释也无法解决这个1970年代发生的「大滞涨」。

这种情况长期困扰着美国,一直到1980年代,美联储主席保罗·沃尔克运用极其铁腕鹰派的「货币政策」,最终结束了困扰美国的「大滞涨」。

于是连带着弗里德曼的「货币主义」也一战成名,由此封神。

 

我们前面分析过,「凯恩斯主义」在「供给-需求-货币」这一组概念中,强调的是「需求」。

需求又可分为「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国家调控经济的主要方式是用「财政政策」拉动「投资需求」。

不过凯恩斯本人在《通论》里的思路其实是更偏向于「货币政策」的,央行通过降低货币的利率,从而刺激市场上的「投资需求」。

而弗里德曼的「货币主义」其实是对这一结论的极端演绎。

 

我们仍然可以从「供给-需求-货币」这个框架去理解「货币主义」。

弗里德曼认为从「1929大萧条」到「1970大滞涨」的所有经济问题的根源,都在「货币」这一项上。

弗里德曼在1963年出版的《美国货币史》里重新诠释,或者说改写了历史。

 

弗里德曼认为「1929大萧条」的罪魁祸首,是当时的美联储采用了错误的货币政策,导致了货币供应的大幅收缩,市场出现严重的流动性危机。

也就是它一开始就是一场美联储一手造成的银行危机,随后这场银行危机演变成了严重的经济危机,最终造成了大萧条。

弗里德曼断言,如果在1929年,美联储实施了正确的货币政策,那就完全可以避免后面的大萧条。

并且他认为从1933-1936年间的美国经济复苏,跟「凯恩斯主义」所支持的「罗斯福新政」完全没有关系。

这段时期的经济复苏单纯是因为此时的美联储采取了正确的货币政策,增加了货币供应,才走出了1929大萧条。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弗里德曼「货币主义」的这种论述的意识形态底色。

其实就是主张自由市场和小政府,反对政府干预。

「货币主义」认为政府干预经济的部分要限制在「货币」领域内。

政府只需要管好央行的货币政策就行,其他则全部交给自由市场。

也就是说,货币之外,市场万能。

 

 

3.1 去政府化的货币发行

同样的,我们也会讨论一些技术细节。

我会将1971年定义为「大滞涨」的开端,因为这一年发生了一件重要的事情,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美元正式与黄金脱钩,金本位的时代终结。

 

1970年代美国经济发生了非常严重的「停滞性通货膨胀」,原有的「凯恩斯主义」理论束手无策。

不过在1970年代的中后期,以哈佛和麻省理工学院为代表的「剑桥学派」也发展出了改良的「新凯恩斯主义」,以重新解释1970年代的大滞涨。

但是后来它们的风头却被「芝加哥学派」的「货币主义」所盖过。

 

1979-1987年,美联储迎来了保罗·沃尔克当任主席。在人们看来,沃尔克用极其铁腕鹰派的「货币政策」,最终「成功」地结束了困扰美国的「大滞涨」。

于是连带着弗里德曼的「货币主义」也一战成名,由此封神。

 

弗里德曼有一个广为流传的说法,他将「通货膨胀」形容为「过多的货币追逐太少的商品」。

因此弗里德曼认为央行应该设定一个「固定货币供给增长率」,让货币供应量匹配市场上的商品,这样才不会造成过度的通货膨胀。

 

而1979年上台的沃尔克,他治理通货膨胀的方法,就是限制货币供应的数量。

简单来说就是加息和缩表,沃尔克一度将美国银行的联邦基金利率提高到19.5%。

在那个时候如果你在美国银行存钱,利息可以在20%以上。

 

那段时期美国其实发生了很多事情,但是人们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沃尔克极其鹰派地加息。

到沃尔克离任的时候,美国的通货膨胀也确实降了下来。

因此许多人认为沃尔克的「货币政策」,就是弗里德曼「货币主义」的成功实践。

但是这个说法是有问题的,因为沃尔克本人并不赞同弗里德曼的「货币主义」理论。

沃尔克认为弗里德曼的「通货膨胀就是过多的货币追逐太少的商品」的观点是有道理的,但是弗里德曼对于「货币政策」的断言却是「天真且危险的误导」。

 

弗里德曼对于「货币政策」的建议是怎么样的呢?

弗里德曼认为央行要「找到最佳的货币供给增长率,且不论发生什么都要严格盯住」。

它是一个固定不变的机械化准则,或者说是一个数学公式,例如弗里德曼自己的货币需求函数。

在弗里德曼看来,货币政策就只需要严格执行这个公式就行。

 

那么按照弗里德曼的「货币主义」设想,美元的货币政策制定,就只需要一台计算机,它严格运行着一个有关货币的公式。

我们向它输入经济数据,然后它会根据一个货币需求函数公式,自动给出货币政策,中间完全不需要人为干预。

在给出了货币政策之后,剩下的则全部交给自由市场,市场万能。

到这里我们就会发现,今天以「比特币」为代表「数字加密货币」的理论根源,其实就来源于弗里德曼的「货币主义」构想,并且它更进一步地「去政府化」了。

我们在《经济 | 比特币和区块链,人造黄金与民主的神话》讨论比特币的时候就说过,中本聪在比特币的「创世区块」里留下那句泰晤士报的头版文章标题,其实就是在表达他对于2008年之后全球央行的货币政策的不满。

 

我们再回过头来看,沃尔克对弗里德曼的评价。

沃尔克认为弗里德曼的建议是「天真且危险的误导」。

真按他的建议做,那么美联储就变成了一个统计机构,只需躺平,完全不需要做决策。

而现实中美联储面对的情况非常复杂,远不是靠一个简单的万能公式就能解决的。

 

沃尔克认为在当时越来越流行的「计量经济学」其实跟市场中发生的真实情况出现了背离。

市场中进行交易的人们有着非常易变的主观期望,而那些学院里的黑板经济学家无视了这一点。

沃尔克的这种说法,其实也就是我们在《金融 | K线之中存在交易的圣杯吗》期里讨论的「自由意志具有不确定性」的体现。

 

总的来说,沃尔克和弗里德曼的观点差别非常大,他们之间为数不多的共识可能就只有「通货膨胀就是过多的货币追逐太少的商品」。

事实上1979-1987年,在沃尔克担任美联储主席时,弗里德曼一直在批评沃尔克的货币政策,并且从不认为沃尔克的做法是符合「货币主义」理论的。

但是在「大滞涨」结束之后,市场就是造出了一个神话,给沃尔克贴上了一个「实用货币主义」的标签。

沃尔克似乎成为了「货币主义」的实践者与代言人。

 

 

4. 大缓和 – 失色的财政政策

1987年沃尔克卸任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接任。

在结束了「大滞涨」之后,全球经济进入了一个约20年时间的较快增长、较少波动和较低通胀的时期,被称为「大缓和」时期。

 

这段时期里发生了很多事情,美国打赢了和苏联的冷战,打赢了和日本的贸易战,中国也开始全面改革开放,世界局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在「大缓和」的这段时期里,经济既不会「萧条」,也没有「滞涨」,一切似乎都井然有序,弗里德曼的「货币主义」被封神,央行的地位被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人们越来越推崇小政府与自由市场,反对政府干预经济的思潮也越来越流行。

 

1995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卢卡斯就断言:

凯恩斯经济学死了。

 

2002年在弗里德曼的90岁生日会上,当时的美联储理事伯南克(后来2006-2014的美联储主席)说了一番话:

我想对米尔顿(弗里德曼)和安娜(施瓦茨)说,对于大萧条,你们是对的,是我们(美联储)干的,我们很抱歉。但正因为你们,我们不会再犯同样的错误。

 

而旧时代的「凯恩斯主义」也迎来了改革,「剑桥学派」发展的「新凯恩斯主义」,对「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理论进行修正。

在「新凯恩斯主义」的框架下,也能找到以「泰勒法则」为代表的「货币政策」依据。

 

但是此时市场上对于「财政政策」的严肃讨论却几乎消失了。

这是因为一方面沃尔克和弗里德曼都已经封神。

 

另一方面是美国国内的两党内斗变得越来越严重。

在失去了苏联这么一个最大的共同外部敌人之后,「财政政策」越来越成为美国的民主党和共和党两党内斗的工具。

在国会反对派的阻挠之下,财政部越来越难以推动有效的「财政政策」。

这反过来又强化了美联储的「货币政策」的重要性。

但既然「货币政策」就已经很有效了,又为什么要去关心「财政政策」呢?

 

在这20年的大缓和里,已经没有什么人认真讨论「财政政策」了。

这一时期学术界流行的新共识是,「货币政策」应该成为调节经济周期的主要工具。

2002年哈佛大学的费尔德斯坦教授就在一篇论文里开篇写道:

现在经济学界已经有了广泛共识,「逆周期」财政政策并没有对稳定经济有贡献,甚至在过去有时候还让经济更不稳定。

 

同一年,前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索洛也发表感慨:

对财政政策的严肃讨论消失了。

 

2005年格林斯潘卸任美联储主席的年会上,前副主席布林德和哈佛大学的Ricardo Reis著文论证:

格林斯潘是有史以来最好的美联储主席。

 

2008年8月,麻省理工学院的布兰查德发表文章,自信地宣布

宏观经济学的现状很好。

 

似乎人们已经找到了宏观经济学的终极答案,好日子才刚刚开始。

 

 

4.1 日本宏观经济的一朵乌云

在大缓和时期,如果说宏观经济学上空还飘着一朵乌云,那它就是日本。

日本泡沫经济破裂之后,到1990年代的后半期,已经明显地处于一种低增长和通货紧缩的状态,而且长期无法从中走出。

我们今天回过头发现,日本经济似乎已经一路失去了30年。

 

在这期间,日本央行不断降低利率,几乎用尽了所有的「货币政策」工具。

1999年,日本央行领先全球开始施行「零利率」的货币政策实验。

从2001年-2006年,日本央行还试验了一轮量化宽松,向整个银行系统注入了25万亿日元的资金。

 

也就是2008年金融危机期间,美联储实施的那些我们耳熟能详的金融救市措施,日本央行其实早就都测试过了。

但是这些「货币政策」对于日本经济好像并没有什么用,在泡沫经济破裂之后,日本似乎就陷入了一场长期的衰退之中,几乎看不到通货膨胀的迹象。

日本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呢?众说纷纭。

 

现在我们可以回过头去看凯恩斯在《通论》里的,那些关于「货币政策」的有趣的预言。

凯恩斯在《通论》里推断,虽然降息可以刺激投资需求,但如果利率跌到一定水平,央行可能会失去对于利率的控制,导致货币政策失效。

其实这就是今天在日本和欧洲这些实行零利率甚至负利率的地区,遇到的「流动性陷阱」的问题。

 

1990年代面对日本的衰退问题,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克鲁格曼和后来的美联储主席伯南克,都认为日本遇到了「流动性陷阱」的问题,并且他们也为日本经济开了一些药方。

只是他们都没有想到,这些药方马上就要用在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的美国身上了。

 

当然,关于日本的这一部分的内容非常多。

我们留到后面讲「信用货币范式下的日本泡沫经济崩盘始末」再详细展开。

 

 

5. 大衰退 – 次贷危机与MMT的抬头

歌舞升平二十载,梦醒于次贷危机。

2008年这场席卷全球资本市场的金融危机,俨然有演化成为第二个「1929大萧条」的迹象。

 

弗里德曼的「货币主义」曾经断言,1929年只要美联储执行正确的货币政策,可以完全避免大萧条的发生。那么按照「货币主义」理论或者「新凯恩斯主义」的货币政策部分,央行此时应该为市场注入充足的流动性。

而2008年的美联储主席伯南克,作为弗里德曼的好学生,也确实完成了这一实践。

以美联储为首的发达经济体央行,开始了史无前例的量化宽松政策。也就是我们后来所常说的,印钱。

 

 

2008年次贷危机之后也确实没有发生类似1929年的大萧条,但此后美国却似乎陷入了一场「大衰退」之中。

银行利率降到0附近,降无可降,可是需求刺激不起来,通货膨胀也不见踪影。

货币政策已然失效,似乎出现了「流动性陷阱」,「货币主义」理论似乎突然间束手无策了。

美国遇到了和1990年代日本相同的问题,发达经济体「日本化」的这个概念被越来越多的经济学家所提及。

 

而与此同时,各国央行的「印钱救市」的行为,也产生了非常大的道德危机。

在很多人看来,金融业搞出危机,那破产倒闭就是罪有应得,国家就不应该拿纳税人和储蓄者的钱,去救助那些贪得无厌的金融业。

而这也引发了原教旨「货币主义」的思潮,以「比特币」为代表的数字加密货币开始登上历史舞台,它们是对各国央行印钱救市的反抗与起义。

 

 

5.1 既不现代也不货币的MMT

 

2008年之后,美联储启动了4轮QE,看上去确实是避免了重蹈大萧条的覆辙,但似乎情况也并没有好到哪里去。

随着QE的进行和利率的降无可降,「流动性陷阱」出现,货币政策似乎失效了。

还能怎么办呢?要不再试试负利率?

在「货币政策」空间用尽的背景下,政策制定者和经济学家们好像也没有太多选择,只能重新去翻「凯恩斯主义」的老方子,看看还有没有什么对策。

 

于是人们忽然回过头来,重新意识到「财政政策」的重要性。

2012年4月份,美联储主席伯南克就用「财政悬崖」的表述来警告国会,此时不能进行财政紧缩,美联储「货币政策」的宽松无法抵消「财政政策」的收缩,如果政府拒绝担当最后借款人,那么「货币政策」将会失去有效性。

2016年前美联储副主席布林德也写了一份报告,题目就是「重新考虑财政政策」

2020年新冠袭来时,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国会里反复强调「财政政策」的必要性。

 

只能说历史似乎是一个轮回,兜兜转转我们又绕回了「凯恩斯主义」。

事实上,宏观经济学的意识形态,无非就只有两种偏好。

它的一端是「自由市场」,另一端是「政府干预」。

「货币主义」认为政府的干预应该被限制在「货币政策」之内,货币之外,市场万能。

而金融危机之后的货币政策失效,「货币主义」从神坛跌落,于是意识形态偏好不同的人群,各自选择了不同的新路线。

如果意识形态倾向于「自由市场」,那么走到尽头就是「无政府资本主义」,而「比特币」就是这类理念的一个实践。

如果意识形态倾向于「政府干预」,那么在越过「凯恩斯主义」之后,有一个最近被讨论得越来越多的「MMT」。

 

MMT,Modern Monetary Theory,现代货币理论,它被归类为「后凯恩斯主义」。

MMT本身并不是一个主流的思想,但是最近一段时间以来影响力似乎越来越大,我在网路上也看到越来越多人在讨论这个话题。

那我通常会把MMT就叫做MMT,而不会称它为「现代货币理论」。

因为它既不现代,也不货币,就像「神圣罗马帝国,既不神圣,也不罗马」。

 

MMT并不现代。

我们说过,凯恩斯在1936年的《通论》里就有预言过,一旦利率降低到0附近,政府就可以几乎没有成本地从银行体系借钱,而这其实就是MMT的主要假设。

MMT同样也并不货币,因为MMT的货币部分非常简单,就是央行给政府印钱。

MMT的争论重点在于印钱之后要如何花钱或者分钱,它其实是一个关于「财政政策」的问题。

 

1990年代日本在泡沫经济破裂陷入衰退之后,伯南克其实给日本的「通货紧缩」开过一个药方,很有名,叫「直升机撒钱」。

它需要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配合,银行作为最后放贷人,而政府则成为最后借贷人。

政府向银行借钱,为市场注入资金,进行所谓的「财政赤字货币化」。

 

实践起来就是,政府的财政支出要增加赤字,也就是多花钱。

那么钱从哪里来?政府发国债。谁来买国债?央行印钱来买。

这样,政府就可以凭空多出一笔央行印出来的钱,用来增加财政支出。

 

此时政府可以选择把这笔到手的钱花出去,拉动投资需求。

也快以直接把这笔钱发给国内人民,拉动消费需求。

这大致上也就是MMT理论的主要内容。

 

央行给政府印钱在技术上是非常容易的,关键是之后要怎么花钱或者分钱。

MMT的争论点并不在「货币」的技术问题上,而在于「财政」的分配问题上。

 

MMT支持者反对政府的预算硬约束,反对稳健的财政,反对政府债务上限,并认为有货币发行主权的政府不可能会破产。

极端的MMT支持者在进出口贸易的看法上也很跳脱,认为出口即成本,进口即收益,顺差没有用,逆差才是赚的,这几乎和我们前面说的古典时期的「重商主义」是反过来的。

MMT认为政府的目标是创造就业和提高人民收入,它和走向另一端的「无政府资本主义」完全相反,MMT认为市场一定要有大政府,政府要成为「最后雇佣人」。

 

这听上去非常美好,甚至比弗里德曼的「货币主义」还要美好,央行印钱然后财政部发钱,所有经济问题都会迎刃而解。但真的是这样吗?

MMT其实存在很多问题,首先是道德风险,或者说分配问题,要如何才能做到公平。

如果做到了公平,那又该怎么兼顾效率。

 

其次是,大规模的「财政赤字货币化」否会引起失控的「通货膨胀」。

以往MMT支持者,会拿日本作为例子论证「MMT不会引起通货膨胀」。

 

1990年代泡沫经济破裂后,日本实行了类MMT的政策,结果并没有出现通货膨胀。

但是在2020年代的新冠大流行里,美国为了救市也实行了类MMT的政策,却真实出现了剧烈的通货膨胀。

MMT预想中的不用付出代价的无通胀印钱的美好景象,似乎并不存在。

一切都在冥冥之中标好了代价。

 

讲到这里,很多人可能会认为HW君是一个MMT的反对者。

其实并不全面,我认为「财政赤字货币化」是可行的,虽然会有代价,但未尝不能一用。

HW君只是觉得,在某类「意识形态」风头正盛的时候,最好不要往极端化发展,不要自负地相信它就是终极答案。

这是整个宏观经济学史给我们的重要启发。理论家和实践者所面对的问题,其实是截然不同的。

 

在现实中的宏观经济活动里,其实早已经存在着各种MMT理论的实践了。

我们说了,MMT既不现代,也不货币。

 

如果我们去分析美国财政部的国债拍卖方式,你会发现美国国债的拍卖本身就已经存在着一部分MMT的机制,虽然它只在少数情况下会发生。

 

甚至,中国也实践过MMT理论。例如1997年处理四大行不良资产,以及2007年组建「中投公司」。

在这2个事件里,中国人行的操作就是在进行「财政赤字货币化」,它们都可以算是MMT理论的实践,只不过人行并不会这么去称呼它。

 

我们在这个视频的开头强调过,执政者并不会只采用某个单一的极端理论,实战中常常都是秉持着实用主义去灵活应对。

理论家和实践者所面对的问题,有非常多的不同。

 

 

6. 走出宏观经济的意识形态

「货币」是宏观经济中最重要的一环,但它又仅仅只是其中一环。

在过去很长的一段时间里,能够实行「货币政策」的央行被推到了独一无二的位置。

 

一些经济学家造出了「央行」这个神,其神器是货币。

似乎只要央行的货币政策是完美无缺的,那么经济就不会有问题。

于是在这漫长的岁月中,人们似乎不再关心其他东西,而只盯着像美联储这样的央行,仿佛央行的货币政策可以覆盖掉其他所有的经济因素。

只见货币,不见经济。

 

这其实是个巨大的误区,我们需要走出这样的一种意识形态,才有可能看到宏观经济的全貌。

我们开头说了,这篇文章的目的,是为了快速搭建起一个对于「宏观经济学」的知识框架。

现在是2022年5月,若从全球视角来看,仍然处于宏观经济的大衰退时期,虽然中国有着自己独自的经济发展阶段。

 

而从2019年底到2022年的今天,新冠疫情已经彻底改变了这个世界。

经济学家常常喜欢宏大叙事,他们将这段还在进行着的时期命名为「大流行」,也有叫「大封锁」。

 

那么我们能描述清楚,从2020年到2022年的今天,中国经济乃至全球经济发生了什么吗?

我们要用一个什么样的视角,去解读出一个什么样的叙事出来呢?

 

像对于「1929大萧条」,凯恩斯有凯恩斯的解读,弗里德曼有弗里德曼的解读。

而对于如今的「2020大流行」,不同人也会有不同的解读。

 

HW君也有一套自己的解读方式。

它是一套建立在「信用货币」理论下,从「信用货币范式」来进行解读的叙事。

后续我将会在这个框架下,重新叙述美国、日本、中国各自的货币发展史。

如果你对此有兴趣,不妨听我慢慢把这个故事讲完。

 

(本章节完)

By HW君 @ 2022-05-29

guest
2 评论
最新
最旧 最多投票
内联反馈
查看所有评论
消费者
消费者
2023-03-04 19:30

这里凯恩斯把「需求」拆分成两个子项目,「总需求」=「消费需求」+「投资需求」。

投资和消费,不能加上需求就混淆它们的本质。

投资是生产行为、是生产者、是生产端、是人“当的一种生产性角色”,:提供商品服务满足人即消费者的需要。人可以投资或不投资。

消费是人即消费者吸纳事物(信息物资)精华,是人的本质需要,人必须消费,没有不消费的人,消费者消费也。消费是人的本我,人的自我人格就是消费者人格。类似的话语,还可以说很多。人是消费者。这是对人的定义。

需求,只能是消费需求,投资是为了满足消费需求。

消费者
消费者
2023-03-04 18:27

「古典经济学」其实讨论了这么三个概念,「供给-需求-货币」,当然我们也可以将它们近似理解为「生产-消费-储蓄」

或许,你得先定义:
人、消费者、生产者、商品服务、货币、货币发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