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 | 资产负债表的哲学诠释

 文 | HW君 


0. 前言

我们在《经济 | 货币发行的微观解释》的1.2.1小节里简单地提到过「资产负债表」这一概念。

这一期我们会对「资产负债表」的概念展开讨论。

 

1. 权益

这里介绍一下「权益」的概念。

假设下面这样的情景。

A君手上有100元现金。

那么我们会称这100元的现金是A君的「资产」。

此时A君没有欠任何人钱,也就是A君的「负债」是零。

 

根据约定的公式(1.1)

(1.1)资产负债 = 净资产(权益)

我们可以0得出A君的「净资产」为100-0=100元。

而「净资产」也被称为「权益(equity),下文统一使用「权益」称呼「净资产」。

 

将公式(1.1)做一下变换可以得到公式(1.2)

(1.2)资产 = 负债 + 权益

公式(1.2)的这种形式在会计学上比较常见,它和公式(1.1)是等价的。

 

权益」的字面意思是「权力利益」。

我们暂且认同这个字面意思,然后继续。

 

1.1 权力

权力」是指「影响他人行为的能力」。

它一种在「多人社会」中才有意义的概念。

 

在「单人孤岛」的鲁滨逊世界里,并不存在「权力」的概念。

在孤岛上,我们描述「鲁滨逊拥有权力」还是「鲁滨逊没有权力」都是不具有现实意义的。

单人孤岛」的鲁滨逊和「权力」这个概念无关。

 

当然我们在日常使用中,也会做出类似下面这样的表述:

这个东西是我的,我有任意使用它的权力

似乎这种表述并没有涉及「多人」,只涉及「」。

 

但其实我们可以将这句话的隐含前提补充完整:

这个东西是我的(而不是你的),我有任意使用它(而不用考虑你的看法)的权力。

这仍然是一个在「多人社会」语境下的表述。

 

权力」是中性的,仅代表「影响他人行为的能力」。

这里我们不对「权力」做涉及对错好坏的价值判断。

权力一词对应的社会学概念是「责任」,表示「接受他人影响「自己的行为」」。

 

1.2 利益

利益」是指「有好处的事物」。

它是一个涉及「价值判断」的概念。

什么是「价值判断」:

 

也就是说「利益」的判定是「主观」的。

拥有自由意志的个体对某个事物做出「价值判断」,判定某事物对他是有「好处」的或者有「坏处」的。

有多好或有多坏,都取决于拥有自由意志的个体,只有做出价值判断的个体自己才能够准确得知。

 

因此随着做出判断的主体的不同,或者相同主体在不同时间做出判断,「利益」的具体内容都可能发生改变。

 

1.3 货币化的权益

结合「权力」和「利益」的概念,我们对「权益」做出初步解释:

权益,指能影响他人行为从而为自己带来好处的能力。

将上述的「权益」更换为「净资产」意思不变。

权益(净资产)一般形式基本单位货币,也就是钱。

 

因此也可以推广得到下列关于「货币」的表述:

个体实际拥有货币可以影响他人行为从而为自己带来好处。

这里的「实际拥有」是指资产扣除负债后剩下的货币,其实就是「权益」。

 

货币」同样满足上面我们所说的「权益」的几个限定条件。

因此能得到下面三个关于「货币」的命题:

(1.3.1)货币是一个在「多人社会」中才有意义的概念。

(1.3.2)货币的使用目的是「主观」的(涉及价值判断)

(1.3.3)货币的使用方式是通过影响他人的行为从而为自己带来好处。

 

我们看开头说的那个场景:

A君手上有100元现金。

它可以被重新表述为下列形式:

A君拥有「影响他人行为从而为自己带来好处」的能力,其能力值是100个货币。

 

2. 多人的关系

我们再假设另外一个场景:

B君手上有300元现金。

B君C君100元。

也就是说,B君有300元「资产」和100元(对C君的)负债」。

相应的C君拥有100元(对B君的)债权」。

 

那么我们可以很快算出,B君的权益(净资产)为300-100=200元。

即可以表述为:

B君拥有「影响他人行为从而为自己带来好处」的能力,其能力值是200个货币。

但这说的只是「权益」,我们又该如何解释「B君拥有300元资产和100元负债」中的「资产」和「负债」呢?

 

为了做区分,这里我们把

C影响B的行为从而为自己(C)带来好处」的能力称为「CB」的「权力」。

那么对应的,把

B在无法为自己(B)带来好处的情况下,接受自己(B)的行为被C影响」的能力称为「BC」的「责任」。

同样要强调的是,「权力」和「责任」是一对在「多人社会」中才有意义的关系。

 

然后考虑上时间,我们可以重新得到这样的三个表述:

(2.1)B君「现在拥有「影响他人行为从而为自己带来好处」的权力,其权力值是300个货币。(B的资产)

(2.2)B君「未来」拥有「无法为自己(B君)带来好处的情况下,接受自己(B君)行为被C君影响」的责任,其责任值是100个货币。(B对C的负债)

(2.3)C君「未来」拥有「影响B君的行为从而为自己(C君)带来好处」的权力,其权力值是100个货币。(C对B的债权)

上述的命题(2.2)和命题(2.3)是等价的,它们构成了一组关于「B-C」之间完整的债务关系

 

于是我们可以对B君的「权益」进行重新表述:

(2.4)B君拥有「影响他人行为从而为自己(B君)带来好处,而不必考虑责任」的能力,其能力值是200个货币。(B的权益

 

2.1 资产和负债

到这里我们便可以对「资产」和「负债」进行重新定义:

(2.1.1)B的资产现在B影响他人行为从而为自己(B)带来好处」的权力

(2.1.2)B对C的负债未来B无法为自己(B)带来好处的情况下,接受自己(B)行为被C影响」的责任

 

可以看出「资产」和「负债」的两个区别:

①. 资产为「现在的权力」,负债为「未来的责任」。

②. 资产关系为「一般关系」,负债关系为「具体关系」。

其中很容易理解,资产是「现在」可以支配的权力负债是「未来」需要履行的责任

 

表达的意思则是,「B对C的负债」「C对B的债权」都仅指「B和C」之间的关系。

但「B的资产」虽然没有明确指出是指「B和谁」的权力关系,但其背后隐含着的关系是「B所有人」。

这是被广泛认同并遵循的共识,也叫社会契约(或模因)

 

所以综合我们能得到命题

③. 资产为「现在的一般权力」,负债为「未来的具体责任」。

 

2.2 不对称的债务关系

当然这里有个问题,C对B的「债权」也会被视为是C的一种「资产」。

我们说资产是「现在的一般权力」,但C对B的债权却明显是一种「未来的具体权力」。

 

但实际上,「债权」和「资产」的性质是可以互相转换的。

我们上面说的权力责任的一般形式和基本都为都是货币,也就是它们以货币来计价的。

那么,「CB」的债权可以在当下被C出售,从而换成流动的货币,即转变为资产

同样的,「C所有人」的资产也可以反过来转换成债权,其方式是借款给某个具体的人。

 

但「负债」没有能进行那样转换的选项。

C借100元给B时,BC之间形成债务关系,于是:

(2.2.1)C原有的100元资产(现在的一般权力)转换成了100元C对B的债权(未来的具体权力)

(2.2.2)B则在同一时刻增加了100元资产(现在的一般权力)和100元B对C的负债(未来的具体责任)

 

在形成债务关系后,通常情况下(除非在借贷时有特殊附加条件),C有权力决定要不要将自己(C)的「债权」卖给第三方的D,这会使D卷入B与C之间的关系之中

但反过来,B不能决定将自己对C的负债」卖给第三方的E,除非有经过C同意。

但是B可以先单独与E建立债务关系,即B先向E借一笔钱,然后B把钱偿还给C。

这样虽然「B对C的负债」最后还是变成了「B对E的负债」,但E没有直接卷入B与C之间的关系之中。

 

也就是说:

(2.2.3)未来的具体权力」的债权可以借助货币与「现在的一般权力」的资产进行相互转换。

(2.2.4)未来的具体责任」的负债没有办法进行转换。

所以得到的结论是,债权是一种特殊的资产

这仍然符合我们对于资产的定义,在逻辑上没有问题。

 

从这里可以看出债务关系的双方的地位是不对称的。

债权人」要比「负债人」拥有更多的自由度和灵活性。

这是因为债权人在将「资产」借出转变为「债权」时,权力从「现在的、一般的」转变为「未来的、具体的」。

债权人承担了「时间成本和「机会成本

负债人承担了「时间成本和「机会成本

 

债权人支付时间成本转变为负债人时间收益

债权人支付的机会成本转变为债权人自己的债务处置权

 

实际情况中,负债人往往需要「支付利息」来补偿债权人承担的各种成本(即使不考虑通货膨胀)

 

3. 货币缓冲区的解耦

耦合」是指两个物体相互关联,互相依赖对方的某些状态

解耦」的字面意思是「解开耦合」,这个概念在电子电路或者程序设计上比较常见,不过这里我们使用自己的定义。

 

例如A君现在手上有一袋米,而他晚餐想吃鸡肉。

最原始的情况下,A君需要现在开始自己养鸡……但这样就太慢了,甚至A君有可能根本就不懂得如何养鸡。

于是A君想,能不能拿自己手上的米去换一只鸡。

 

当然可以,但是A君必须恰好找到一个手上有鸡然后晚餐想吃米饭的人,然后才能进行一次交易。

A君找啊找,许多年过去了……终于有一天他找到了符合条件的B君,他们完成了这笔交易。

于是A君晚餐终于吃到了鸡肉。

 

上述就是一个A和B之间的交易高度耦合的例子。

A需要依赖B的4个特定状态,B同样也依赖A的4个特定状态。

即A君依赖一个交易对象,这个对象必须同时具有「同一时间 同一地点 有一只鸡 想吃米饭」的状态。

当然对于B君来说,他的交易对象也要同时具有「同一时间 同一地点 有一袋米 想吃鸡肉」的状态。

那么,交易发生的几率就会变得很低,特别需要巧合

为了让我们的晚餐可以自由选择,让交易不用总是依赖这些几率很低的巧合,我们就需要进行「解耦」。

 

当然最初的解决方式是「市场」,准确来说是以物易物市场

一群人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聚集,形成一个可供交易的市场。

我们假设人数足够多、市场足够大,大到市场里的供给需求都无奇不有、应有尽有。

于是A就不用依赖某一个特定交易对象同时符合「有一只鸡 想吃米饭」两个特殊状态。

A只需要找到交易对象C和交易对象D,C满足「有一只鸡 需要物品X」的状态,D满足「拥有物品Y 想吃米饭」的状态。

 

但是C的「需要物品X」和D的「拥有物品Y」仍然是有耦合的。

可以恰好是「物品X=物品Y」,也可以物品X经过一系列其它的供给需求关系后最终关联到物品Y

所以此时还是需要很大的巧合,交易的几率仍然很低。

 

并且此时只是降低了「有一只鸡 想吃米饭」的耦合度,「同一时间 同一地点」的耦合度是一点都没有改变的。

这个以物易物市场是靠人海战术来解决「同一时间 同一地点」的问题。

或者说问题根本没有解决,因为大家仍然在「同一时间 同一地点」聚集到市场进行交易。

 

3.1 时间和空间

为了能决定自己晚饭的食谱,人们还需要继续对交易进行解耦

而最终发展出来的得力工具,是货币

 

货币就像一个缓冲区,让参与交易的人们不用再过度依赖一些特定状态。

当然货币本身也给所有人添加了一些新的「特定状态」,这些状态可以被描述为:

(3.1) 现在要使用钱(表示现在需要将拥有的货币换成其它物品

(3.2) 未来要使用钱(表示现在需要将拥有的其它物品换成货币,这样未来的某刻才能把货币换成其它物品

但是这些「特定状态」是所有人都具有的,所以准确来讲它们是一种「普遍状态」。

我们也会称这样的「普遍状态」为社会共识或者社会契约

 

有了货币这一工具之后,现在我们再回到「同时同地​有米想鸡」的A君上。

同时同地​有米想鸡」A君此时就不需要恰好找到一个特殊的「同时同地​有鸡想米」的B君才能完成交易,吃上鸡肉晚餐。

 

我们假设A君现在手上仅仅只有一袋米。

那么可以将A君的状态补充完整,即A君符合:

现在要使用钱 未来要使用钱 同一时间同一地点有一袋米 想吃鸡肉」的状态。

 

只要此刻市场上存在:

符合「现在要使用钱 未来要使用钱 同一时间同一地点 想吃米饭」状态的C君。

符合「现在要使用钱 未来要使用钱 同一时间同一地点 有一只鸡」状态的D君。

那么,「A和C」或者「A和D」之间就可以完成交易。

 

因为状态是默认人人都具有的「普遍状态」,所以其实我们可以暂且先将其省略。

于是A君的特殊状态可以细分为

Ta1时间  Pa1地点  有一袋米或者

Ta2时间  Pa2地点  想吃鸡肉」。

而这里的关键在于Ta1可以不用等于Ta2,而Pa1也不用等于Pa2

 

C君的特殊状态是

Tc时间  Pc地点  想吃米饭」。

D君的特殊状态是

Td时间  Pd地点  有一只鸡」。

 

于是只要在时间上恰好Ta1=Tc,地点上Pa1=Pc时,A和C的交易就可以完成。

当时间上签好Ta2=Td,地点上Pa2=Pd时,A和D的交易也可以完成。

此时「A-C交易」和「A-D交易」之间互不干扰,也就是C与D之间是不需要互相依赖一个「同一时间、同一地点」的特殊状态。

这样就降低了C和D之间的耦合程度。

 

当然这是涉及「A-C-D」的交易,现实中的交易链条远远要比这复杂得多。

在加入「货币」这一缓冲区之后,整个系统的耦合程度就被大大降低了,完成交易的几率极大地增加了。

把这换成经济学的说法就是「降低了交易成本」。

 

4. 资产负债表的产生

我们回到最开头举的那个例子:

A手中有100元现金。

于是我们称A有100元「资产」。

那么问题来了,A天生就有100元的资产吗?

如果你认同的话,那我们会说你的思维模式就仍然还是「金本位」式的。

关于「金本位」:

 

其实「资产负债是如何产生的」这个问题可以等效为「货币是如何产生的」。

也就又回到了「现代信用货币体系」以及信用货币的发行方式上了:

关于「信用货币」:

货币发行的方式」简单来说,就是我们常常提起的:「贷款创造存款」。

 

4.1 资产负债表的清零

我们现在假设,全世界的货币都一夜之间消失,债务也一夜之间全部清零。

所有的资产负债表都清空,没有人拥有资产,也没有人拥有负债

 

那这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这个世界上以货币计算的「权力」和「责任」消失全部消失了。

 

回顾一下第2部分的这个案例:

B君手上有300元现金。

B君C君100元。

我们当时得到的结论是:

(2.1.1)B的资产现在B影响他人行为从而为自己(B)带来好处」的权力

(2.1.2)B对C的负债未来无法为自己(B)带来好处的情况下,接受自己(B)行为被C影响」的责任

 

当这个世界的资产负债表一夜之间清零,那么B的资产清零,B拥有的在现在B影响他人行为从而为自己(B)带来好处」的权力也会消失。

B对C的负债清零,那么B在未来无法为自己(B)带来好处的情况下,接受自己(B)行为被C影响」的责任也会消失。

 

所以我们得到了一个重要的结论:

(4.1.1)资产负债表反应的是人与人之间以货币计算的权力责任关系。

 

4.2 资产负债表的重建

好,现在全世界的资产负债表都清零了。

那么我们应该怎么重新恢复货币的正常流通呢?

也就是要如何才能重建货币体系

我们可以把「重建货币体系」描述为「重建以货币计算的权力责任关系」。

 

此时我们需要做的是无中生有创造出货币,也就是印钞

谁有「权力」做这件事情呢?

资产负债表清零之前,央行有权力进行印钞

但在资产负债表清零之后,事情起了变化,我们的回答是「谁都有,又谁都没有」。

因为这个世界上以货币计算的权力责任都清零了。

那么,央行的「货币计算的权力」也跟着清零了。

 

当然这里有个瑕疵,现实中的普通人并不能向央行贷款。

普通人向商业银行贷款,商业银行向央行贷款。

这里我们省略这一层关系。​

 

4.2.1 以暴力计算的权力

但这个世界上的权力,除了以「货币」计算,还有一大部分是以「暴力」计算的。

 

国家就是垄断「最高暴力」的实体。

关于「垄断的暴力」:

而由国家设立的「央行」,便共享了部分以「暴力」计算的权力

 

即便以「货币」计算的权力清零,一个国家的央行仍然可以依靠「暴力」很快地重新建立新的货币体系。

重建货币体系的方法也很简单,还是「信用货币发行」的那一套,通过发放贷款创造货币

 

但为什么要依靠暴力才能重建货币体系。

当现有的货币在一夜之间消失之后,会给后来的货币留下了巨大的生态位空缺。

那HW君可以不可以趁机发一个HW币呢?

理论上是可以的,这样GoneMeme就成了HW币的央行,而HW君就是行长。

但现实中央行肯定不会允许你发行一个自己的货币,央行背后的国家暴力拿着枪指着你,必须使用人民币。

 

当央行强迫你向它「贷款」的时候,央行以「暴力」计算的权力就转变成了以「货币」计算的权力

 

4.3 贷款行为发生的瞬间

央行用枪指着你的头,强迫你向它贷款的时候,它就完成了重建货币体系的第一步:

扩张资产负债表

 

假设你被迫向央行贷款100元,那么贷款行为发生的瞬间:

①. 你手上出现100元现金资产

②. 你手上出现100元对央行的负债

③. 央行手上出现100元对你的债权

 

我们将本文2.1小节中的内容重新表述一下,可以得到三个命题:

(4.3.1)资产是现在的一般权力

(4.3.2)负债是未来的具体责任

(4.3.3)债权是未来的具体权力

 

你向央行贷款的那一瞬间,似乎发生了这样的事情:

①. 你「凭空」增加了「现在的一般权力」,其值为100个货币。

②. 你「凭空」增加了「未来的具体责任」,其值为100个货币。

③. 央行「凭空」增加了「未来的具体权力」,其值为100个货币。

不过它们真的是「凭空」就可以增加的吗?

 

4.4 权力的转移

我们再按照本文第2小节的方式对上面4.3小节的三个命题进行展开。

在你被迫向央行贷款之后:

(4.4.1)现在拥有「影响他人行为从而为自己带来好处」的权力,其权力值是100个货币。(你的100元资产)

(4.4.2)未来拥有「无法为自己带来好处的情况下,接受自己行为被央行影响」的责任,其责任值是100个货币。(你对央行的100元负债)

(4.4.3)央行未来拥有「影响你的行为从而为央行带来好处」的权力,其权力值是100个货币。(央行对你的100元债权)

现在权力转移路径终于清晰地展现在我们面前了。

 

在被央行强迫贷款之后,你多了一份未来央行影响的责任,但同时也增加了一份在现在影响其他所有人权力

为什么你现在突然就可以影响其他的所有人

凭什么?

 

因为央行同样拿枪指着其他的所有人,强迫所有人必须使用人民币。

央行所有人行使暴力权力,迫使所有人的行为受央行的影响,从而为央行带来好处。

此时部分暴力权力转化为货币权力

 

所以在贷款行为发生时:

央行将其部分以暴力计算的「现在的一般权力」转换为货币计算的「未来的具体(对你的)权力」。

这种转换会使央行承担了「时间成本和「机会成本,从而造成权力的损失。

而你承担「时间成本和「机会成本(参考本文的2.2小节)

如果我们不考虑利息,那么大概可以视为央行将这部分损失的权力转移给了你。

 

5. 小结

于是我们可以总结出下列几个命题:

(5.1)资产负债表反映的是人与人之间以货币计算的权力责任关系。

(5.2)贷款行为发生时,资产负债表扩张,央行将其「影响所有人行为」的权力分享给贷款负债人

(5.3)央行影响所有人行为」的权力来源于暴力垄断

 

我们试着将这几个观点代入《经济 | 完美的通货膨胀周期》一文,似乎没有发现特别明显的错误。

那行,这一期就先讲到这里。

 

(本章节完)

By HW君 @ 2020-12-05

guest
0 评论
内联反馈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