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佛教进入中国大致上经历了三个阶段,即「格义」「学习」和「重构」。
「格义」指早期中国人用本土的儒家、道家思想来类比解释佛学的含义。
「学习」主要指中期的一系列印度佛经翻译运动,侧重于弄清楚印度佛经原典的真正含义。
「重构」指后期中国式佛教理论体系逐渐形成,建立了一套与印度佛学截然不同的心性论佛学体系。
印度佛学追求的终极价值是「解脱」,其中小乘佛学讲个人解脱,而大乘佛学讲普度众生。
大乘佛学又主要分为三个流派,分别是「中观学派」、「唯识学派」和中国特色的「真常学派」。
传入中国的印度佛学,由于魏晋玄学的接引,在与儒家重此世的道德价值追求融合之后,形成了追求在此世的中国式佛教。
要梳理中国哲学史,必然绕不开「印度佛学」和「中国式佛教」。
人活着的意义到底是什么?这是一个没有终极答案的问题。
基于这个终极价值问题所形成的两种回答倾向,可以对世界文明分为四类。
包括希伯来文明、印度文明、古希腊文明和中华文明。
其对应的模因核为救赎、解脱、理性和道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