逻辑 | 为什么中国人没能提出牛顿力学

 文 | HW君 


1. 中国人没能提出力学

不久前 @呆呆 转了一遍文章给我。

那篇文章并非有多高明,作者一褒一贬,认为西方的牛顿是被过度神话的产物,今日东方的杨振宁才是伟大的科学家。

我不赞同那篇文章的大部分观点,所以也认为没有必要在这里讨论那篇文章的内容。

 

不过 @呆呆 倒是提出了一个问题:

古代中国在建房子、造车船、挖水井这些,肯定还是意识到了力的存在,并且还利用力帮助生产生活。

可为什么古代中国没有像牛顿那样有系统严密的论证,提出了力学呢?

这是不是和中西方思维方式的差异有一定关系呢?

 

为了便于讨论,我们姑且先将其简化为如下的版本:

为什么是西方的牛顿提出了牛顿力学,而不是中国人?

 

2. 问题的层次

在着手回答一个问题之前,HW君通常会先提高警觉。

一个提问通常会预设许多隐含的立场,我们很容易会顺着提问的思路进行思考,而忘记审视这些隐含的立场是否可靠。

 

在我们提出:

「为什么是西方人提出了牛顿力学,而不是中国人?」

这样的一个问题时,其预设的立场便是:

「我是一个中国人。」

那么我们接下来的回答便会限定在国家这一共同体层次上,结论也会围绕着古代中国有什么不足,而牛顿所在的西方有什么进步之处。

接着我们会得出,我们中国人可以尝试改进方法一二三,以弥补这些不足,最终达成中国的进步。

 

但如果我们把思考问题时所处的立场从「中国人」扩大为「地球人」时,上述问题的立足点便消失了。

身为地球人的牛顿提出了牛顿力学的这件事,不会让同样身为地球人的HW君觉得困扰。

相反在面对没有提出力学的木星人(假如存在)时,我还能因为地球人能出一个牛顿而感到自豪。

这个时候就没有了东方西方之分,我们在一个更高的层次上讨论问题。

 

但当我们把思考问题时的立场收缩到一个作为个体的「」时,上述的两个问题同样也是消失了的。

但是就会出现一个新的问题:

为什么是牛顿提出了牛顿力学,而不是我HW君?

于是顺着这个问题我仍然会有一系列回答,这些回答最终会找出「」有什么不足之处,牛顿这个人则有什么进步之处。

在这个层次上的思考仍然可以是正向的。

」的思维方式是否和牛顿有所差异,「」是否应该修正我的一些思考方式,以达到和牛顿一样的水平。

 

无论站在哪个层次,我们都可以得出类似的结论:

我所在的群体A相较于更优的群体B有所不足,那么我(以及所在的群体A)可以做出什么改进,以修补这部分不足。

但是这个结论的主体会有所不同,可以从地球人,到亚洲人,到中国人……一直到「」。

甚至你可以再进一步,思考「我的一部分」不如「我的另一部分」。

这是一种非常奇特的现象,因为我们采取不同的视角,将自己纳入不同的共同体内,就会拥有不同的思考模式,于是便会得到非常不同的结论。

我们早在《模因 | #7 边界在哪里》里就有讨论过类似的话题。

 

那么站在某个立场上,就一定是天经地义的吗?

这其实是人类一直产生矛盾冲突的来源之一。

 

我们试想一下将上面问题的层次归类为性别,也就是:

男人和女人都在生产生活中运用力的知识。

但为什么是牛顿这样一个男人提出了牛顿力学,而不是由一个女人来完成这件事?

这是不是和男女之间的思维方式差异有关?

当我们在以上这个层次思考时,得到的观点可能会变得非常非常的政治不正确。

但是显然这种观点还是相当有市场的,类似的版本有「女孩子不适合学理工科」等。

HW君在尝试回答这类问题时会犹豫,因为其实你是在选择激怒哪一方。

(什么是政治正确? 见《社会 | NBA莫雷事件,言论自由与政治正确》P4. 政治正确是什么

 

但真相是什么呢?

在哪种层次上才能做出最好的解读?

中西方是否真的存在思维差异?

男人和女人之间是否存在思维差异?

如果想要认真回答这一问题,必定会触碰到许多的政治正确。

在这么做之前,HW君还是想谈一谈层次的问题。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一些概念。

 

2.1 方法论结构主义

方法论结构主义」和「方法论个人主义」是互相对应的两种类型。

 

方法论结构主义的意思是,由群体所组成的结构才是合格的行动主体,因此群体结构才是分析的对象,离开结构,个体行为无法或很难被理解。

方法论个人主义的意思是,将且仅将个人视为行动主体。

 

HW君是一个方法论结构主义者,我认为个体离开群体结构之后会丧失许多意义,所以各种群体概念,例如家庭、民族、国家……都是必要且有用的概念。

但是,我认为「个人」仍然是最重要的结构层次,许多行动的主体仍然是由个人作出。

 

而纯粹的方法论个人主义者常常会掉入虚无主义或存在主义陷阱里,他们认为家庭、社会、民族、国家……等共同体是不存在的。

 

2.2 价值观个人主义

但是在价值观层面上,HW君持有个人主义的立场。

即换句话说,我是一个价值观个人主义者。

所谓的价值观个人主义意思是,一个人首要考虑的应该是个人利益,他可以不为其它层次下的结构而牺牲自己的利益。

 

如果综合上述两点,那么HW君便是方法论结构主义价值观个人主义者

这样的一种情况表现为如下:

HW君是支持爱国的,但HW君并不会支持无脑爱国。

如果出现了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之间不可调和的冲突,那么HW君最后应该会选择个人利益。

 

3. 巨大系统的一环

上述只是借题发挥,现在我们可以好好来谈一谈为什么中国人没能提出牛顿力学了。

@呆呆 提到古代的中国劳动人民在生产生活中一定运用了力的知识,但没有提出系统严密的力学。

 

其实这里有一个思维误区,就是认为「牛顿力学」是只由牛顿一个人单独提出来的。

牛顿作为现代科学的奠基人,的确会比较闪耀,以至于人们忘了当时整体社会生产力进步的背景。

在牛顿的那个年代,工业革命刚刚萌芽,蒸汽机的原型已经出现,机械计算机也有所发展,人们从事学术研究的环境是前所未有的便利。

 

科学」这一体系的真正厉害之处在于它是一个可以产生知识积累的波普第三世界。(《模因 | #1 波普的三个世界》)

也就是说科学的特征不在于提出了某个知识点(例如牛顿力学),而在于能够让成千上万的科研工作者一起互动讨论牛顿力学。

要达成这样的目的不仅仅是有一个人能提出牛顿力学,还需要大规模的交通网通信网,能让德国的莱布尼兹和英国的牛顿就同一个公式进行讨论,然后再经过遍及西欧的媒体及时传播开去,从而吸引更多研究者加入讨论。

当然这样还隐含着许多前提,例如欧洲大陆有足够多的人口接受了高等教育,廉价印刷术的大规模应用等。

 

而在古代中国,信件从北京快马加鞭南下苏州再返回,需要的时间周期相当长,就很难支撑起一个科研讨论。

在今日互联网时代,一条消息从中国传到地球另一边的美国,其延时也不过几百毫秒,几乎就是实时聊天,所以科学在今日所展示的能量绝非是过去的人们可以想象的。

同样的,如果我们把一个生活在今日的顶尖科学家送往古代,那么纵使他拥有顶级的头脑,他也无处施展,无法进行任何一项科研工作。

 

这就像马云的确厉害,但是创办阿里巴巴这个公司其实是整个中国经济发展系统里的小小的一部分。

假如没有中国的企业推行的村村通路、通水、通电、通网等的基础设施,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高校扩招培养了大量程序员……等,马云头脑里的阿里巴巴并不会成为现实。

 

4. 进化算法的残酷

电影《流浪地球》里很浪漫的一点就是「进化算法的残酷」。

它是非常地反好莱坞式的个人英雄主义的。

 

1. 救援队员刚子用生命救了韩子昂。

按照好莱坞套路,韩子昂应该不辜负刚子的牺牲,一路披荆斩棘,最终与主角团队在某个关键节点汇合,并发挥关键作用。

但韩子昂并没有多活几分钟,直接当场去世。

 

2. 重启杭州推进器的过程中杭州地下城开始岩浆倒灌,这时候按照套路主角应该英雄现身,危急时刻拯救杭州城,让救援团队刮目相看,同时展示自己能力成长的过程。

但两分钟后直接告知杭州城全员覆灭。

 

3. 重启苏拉威西转向口是电影中期第一目标,主角团历经千辛万苦前往,但还没有到达的时候,转向口就重启了,只留下队长王磊的一句「饱和式救援」,也就是有其他的小队先于他们完成了任务。

 

4. 重启转向口之后发现没有用,主角想到了点燃木星的计划,结果人工智能机器人MOSS说以色列人7小时前就想出来了,连演算结果都算好了。

 

5. 主角团队仍然没有放弃,冒死点火,成功后橙色光柱发射的那一刹那,旁边还有其他的光柱。

也就是说,还有其他人和主角一样在做着同样的事情,并且做得更快更好。

 

6. 最后吴京饰演的刘培强抢夺控制室,其实也并非他自己一个人这样做,还有其他的宇航员也在行动,反抗人工智能MOSS。

 

这是刘慈欣最常用的手法,主角团并不特殊,就算没有他们,也会有其他人来完成这些事情。

这让人觉得自己渺小无比,这也是刘慈欣的小说总会让人有宏大叙事感的原因。

小说《三体》中的章北海,从未犯错,一路披荆斩棘,但最后他所在的「自然选择」号战舰在和「蓝色空间」号战舰对峙时,章北海只比对方多犹豫了几秒钟,就导致了全舰的覆灭。

最后章北海说,「没关系的,都一样」。

是啊,无论他赢了还是输了,最后他的目的都达成了,新人类诞生了。

这就是进化算法的残酷之处。

 

有人调侃当今的科学研究其实也是「饱和式科研」。

这是指现代科研工作的竞争非常激烈,除了少数顶尖的头脑是不可代替的之外,其他的科研工作者都是「随时可以替换」的。

也就是说如果一个科研人员不幸去世,那么几乎一下秒就能找到同样能力的人员顶替上来,前赴后继,生生不息。

这就是现代科学体系的真正样子,它是一个严密的团队合作网络,是一整套富有活力的生态系统,而非一个个分散点状的原理的总和。

 

所以回过头来说,在「为何是西方的牛顿提出了力学」这件事上,HW君倾向于认为是当时西方整体的经济水平、生产力水平到达了一个台阶,所以就一定会出现新的模因形式。

牛顿便是刚刚好好站在那个位置的人,成为了那个时代所有生产力汇聚起来的闪耀象征。

在这样的一个议题下谈论东方西方思维方式的差异,其实只触及到庞大议题下的一个小部分。

 

像我们的手机网络从3G时代进入4G时代,张一鸣代表的今日头条系(包含抖音)就异军突起,让马云的阿里系和马化腾的腾讯系措手不及。

那么为什么阿里和腾讯就没有孕育出这样的短视频明星APP呢?是否是因为二马和张一鸣有着思维差异呢?

好像有道理,因为有很多人认为张一鸣的思维不同于二马,他非常理性,头条系的决策大量依赖严谨的数据测试。

但张一鸣的头条系的成功只是因为其思维差异吗?

似乎不是吧,那只是大议题下的一小部分而已,像中国的网络基站从3G升级到4G,也是非常关键性的原因呀。

 

好了,现在5G到来了,一定有一个全新的物种,只在5G时代生长的新物种出现。

它可能孕育自旧的巨头,也可能是从零开始的新颠覆者。

我们不知道它会是谁。

但是我们知道它一定会到来。

因为这就是进化算法,你知道总会有人脱颖而出。

事前预测总是非常困难,但事后又可以总结出许多经验。(例如思维方式的差异)

但这个世界就是有很多不确定性,因此才变得具有多样性和趣味性。

(本章节完)

By HW君 @ 2019-11-25

guest
1 评论
最新
最旧 最多投票
内联反馈
查看所有评论
说不得
说不得
2020-02-05 14:48

你是想说牛顿力学是当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乃至生态的产物吧。这不是等于没说吗?我的看法是:
首先,中国人关注伦理关系(只研究社会科学,严重偏科),西方则思考人与宇宙的关系(社科+自科共同发展)。
再者,中国重农,西方重商;而商人是生产力发展的润滑剂。
最主要的是地理。印度和中国都很封闭,容易被山海隔绝,周围的文明过于简陋单一。而西方则不同,沟通欧亚非的地中海却正好促进了不同文明的碰撞、竞争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