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为何是西方的牛顿提出了力学」这件事上,HW君倾向于认为是当时西方整体的经济水平、生产力水平到达了一个台阶,所以就一定会出现新的模因形式。
牛顿便是刚刚好好站在那个位置的人,成为了那个时代所有生产力汇聚起来的闪耀象征。
在这样的一个议题下谈论东方西方思维方式的差异,其实只触及到庞大议题下的一个小部分。
中华文明几千年来的思考都是在包含自由意志的「道德哲学」框架内,但也将这种「道德哲学」内可行的思维模式混淆进排斥自由意志的「自然哲学」领域,从而导致了一系列的误区与争论。
周敦颐的《太极图说》和《通书》给出了纲领性的简明解决方案,他用符合「常识合理」思想传统的理论来重构儒学。
一是把太极未动之前的寂然状态确定为儒家伦理「人极」、「诚」的形而上本原,为政治儒学注入了天道观的基础,虽然仍然是一种朴素的迷信,但不需要再拟构出一个人格化的神。
二是把「人人皆可成佛」转化为「人人皆可成圣」,把佛教的去欲和主静的修炼,转变为儒家自身的修行方法,克服儒佛两面人的困扰,使儒生士人有安身立命的修身养德和修齐治平的人间关怀,以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当然这种追求仍然是追求现世的。
历史上佛教在中国的传播,其实可以看成是来自于「印度文明」对于「中华文明」的一次冲击。
只有站在文明的冲击与融合的高度上,将佛教传入中国,视为来自于印度文明对中华文明的意识形态输出,才能真正了解宋明理学的真正历史意义。
到了宋代,在中华文明「常识合理」思想传统支配下的儒家消化了道家和佛教,建立起与佛教、道教相抗衡的理学体系,中华文明才算真正承接住了来自于印度文明的意识形态输出。
心性论佛学在中国的最成熟的一种状态就是「禅宗」。
禅宗背后是从印度佛教到中国式佛教的「入世转向」,而思想根源来自于「常识合理」传统。
印度佛教进入中国大致上经历了三个阶段,即「格义」「学习」和「重构」。
「格义」指早期中国人用本土的儒家、道家思想来类比解释佛学的含义。
「学习」主要指中期的一系列印度佛经翻译运动,侧重于弄清楚印度佛经原典的真正含义。
「重构」指后期中国式佛教理论体系逐渐形成,建立了一套与印度佛学截然不同的心性论佛学体系。
印度佛学追求的终极价值是「解脱」,其中小乘佛学讲个人解脱,而大乘佛学讲普度众生。
大乘佛学又主要分为三个流派,分别是「中观学派」、「唯识学派」和中国特色的「真常学派」。
佛学简单来说就是一套围绕「十二因缘」而展开的世界观。
宇宙论儒学破灭后,儒学逐渐家学化,留下的空间由玄学来填补,最终形成了魏晋人士的玄礼双修的现象。
中国是一个伪装成国家的文明。